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跟手机卡一样能上网,还不用实名认证…… 警惕新兴的物联卡 成诈骗分子新工具

颍州晚报 2018-11-16 10:36 大字

随着手机卡实名制监管日益严格,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又找到了新的诈骗工具——物联卡。近期,多地警方捣毁多个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查获大量物联卡。

投资理财诈骗、兼职刷单、洗钱转账等

犯罪大量使用物联卡

今年7月底,泉州市民刘女士上班时收到一封以“省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名义发送的邮件,邮件称公司建了一个财务工作QQ群,要求其加入该群。

刘女士加入后发现群内人员显示的名字是公司高管人员实名。随后,公司“总经理”在群内发信息让刘女士联系客户“严总”。“严总”以合同有问题不能签订为由,要求退还之前的预付款。公司另一名“高管”提供了“严总”的预付款截图并让刘女士退还预付款,刘女士按“指示”从公司账户转款48.8万元至“严总”指定账户。

之后,发现被骗的刘女士报了案。泉州市公安局办案人员告诉记者,调查发现,诈骗分子使用物联卡上网作案,无法查询到归属通信运营商及用卡人信息。

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陈宗庆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有关部门加强对手机卡实名制管控,并针对网上出售手机卡进行专项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诈骗分子找到了新的作案工具——物联卡。

记者在多地公安机关采访了解到,在当前多起投资理财诈骗、网络贷款、兼职刷单、洗钱转账等涉网络犯罪中,犯罪团伙大量使用了物联卡。

记者暗访:

网上可随意购买,规避实名制难追踪

物联卡由联通、电信、移动三大通信运营商发行,和普通手机卡一样具有上网、发送短信功能。记者调查发现,原本只是面向企业发行的物联卡,在网上可以轻易买到。

记者通过QQ和微信公众号搜索“物联卡”,发现至少上百个商家在兜售物联卡,不少商家甚至将“不需要实名认证”作为“卖点”公开宣传售卖,对象基本上是个人用户。记者联系一些商家“洽谈”购买事宜,对方表示,出售的物联卡已经登记了实名,无需再认证买家身份,每月充值30元就可享受40G全国流量。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告诉记者,企业在运营商那里登记名称后就能批量购卡,一些智能设备、物流业企业一年需要的物联卡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实际上,其中有些卡并没有都由登记企业使用,有的通过层层转卖流入了“灰色市场”,导致网上贩卡泛滥,实名制形同虚设。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老年人为什么会经常性手抖

不少老年朋友们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在自己情绪比较高的时候,手会不自觉的微微颤抖。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年龄大了,身体机能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