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打热水也需要APP?别让校园智能管理变了味

沂蒙晚报 2018-11-15 16:38 大字

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在一些高校,原本为方便师生、提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却出现了过度倾向:一个个打着“智能便捷”“强制使用”“学分挂钩”旗号的手机APP逐渐编织成一张网,将许多大学生裹挟其中。

@赵越:高校向师生推广或强制要求师生使用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其初衷应当是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而不是给师生的校园生活添堵、带来麻烦,这应当是高校推广校园生活服务类APP的底线原则。校园生活服务类APP俨然处于一种泛滥成灾的状态,给师生的校园生活不是带来便利,而是带来了明显的不便。

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应回归到让师生生活更方便这个初衷上来。因此,对于校园生活服务类APP泛滥成灾现象,应当像过去的校园一卡通一样,对不同功能的校园生活服务类APP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减少。学校或者院系等机构研发或者委托商家研发的校园生活的服务类APP,应当统一为一个可以通用的APP,一个APP可以多种用途,发学分、选课、跑步、打热水等生活方面服务。改变现在每一项校园生活服务都有一个单独APP的局面,这在技术上并不是一件难事。再者,只要是学校强制要求师生下载和使用的校园生活服务类APP,不管是自主研发,还是引进带有商业性质的APP,都必须保持其公益性、公共性,不能附加商业性,不能有太多的商业功能和商业广告在里面,应当仅限于满足师生的校园生活。商业性的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应当交由师生自主选择,保障师生基本的选择权,不能强制要求师生下载、使用。

校园APP数量多、质量差,反映了校园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分散和“断裂”,需要校方统筹安排,通过抓管理实现APP的精简,既给师生的手机减负,也便于堵住利益输送的口子,防止因APP质量、广告等问题捅娄子。打着“智能便捷”“学分挂钩”旗号的手机APP,容错性低、体验不佳。一些粗制滥造的校园APP,频频发生“学分漏记”情况。一些校园APP被同时要求强制安装使用,其实又没有太大的实际使用价值;而这些校园APP中包含的大量广告,更是令人不胜其烦。这些过度泛滥的校园 APP乱象,不只是让人倍感滋扰,从法律角度来看,事实上也已涉嫌违法侵权。强制安装使用这些APP,可能涉嫌违反《消法》,侵犯大学生的自主消费选择权,还有就是一些APP每次点击进入时均会自动跳出广告、充斥着大量“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产品广告”的违法性,更是显而易见。如何才能有效遏制这种乱象呢?我认为除了大学生的投诉维权之外,还需要从教育管理、市场监管等多个层面,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应根据和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的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校园APP的使用有所甄别、取舍,同时充分尊重大学生校园APP使用的选择权,通过积极引导相关校园APP开发商,以优质的服务品质吸引大学生主动自愿安装使用,而不是简单利用行政权力去强制使用。与此同时,针对校园APP中存在的各种乱象,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要积极介入,严肃依法纠正查处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违法问题,确保校园APP市场的规范和有序。

新闻推荐

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近年来五星酒店服务水准整体有所下降

11月15日,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向媒体开放。对于网上曝光的酒店卫生乱象,酒店股东方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在接受澎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