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酸碱体质论”被打脸抵制伪科学的路还很长

济南日报 2018-11-13 11:32 大字

近日,美国有一位宣传“酸碱体质”理论的人,被法院判处赔偿一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原因是他号称自己是医生,并建议那位患者放弃化疗等正规治疗。在刑事审判时,检方将他称为“向重病患者兜售伪科学的江湖医生”,并指出他的博士头衔是花钱从非法的“学位作坊”买来的。

此事虽然是一个国外案件,但却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带有欺骗性质的“酸碱体质论”,这些年在国内可谓大行其肆,被无数人追捧和推崇,甚至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为之站台,还加入到相关研究中,与其相关的养生文章和保健产品,更是不计其数。在“酸性体质是万恶之源”的骗子理论支撑下,或虚假宣传,或胡乱治病,可谓乱象频发,也导致很多消费者和病患者深受其害。

本期主持:由亚男

点评嘉宾:知贝诊所创始人欧茜苏州大学陈瑶自媒体撰稿人清香紫蓝钱江晚报评论员默城界面记者肖可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副主任张军一

■委托人:@青光楚辞

■方 式:微博互动

■话 题:“酸碱体质论”骗局被攻破可谓大快人心,然而在中国,深受此类伪科学之害的大有人在。比如,很多养生产品都是集伪科学之大成,一些国内的专家学者甚至还去追捧这些错误的理论;翻开爸妈的朋友圈,一大波儿养生伪科学接踵而来;在保健品市场,以伪科学宣称能达到神奇效果的产品备受欢迎。类似的伪科学是如何走红的?我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避免呢?

当养生遇到伪科学

在今天,即使一个中国人不相信中医,但他依然会愿意相信“人需要养生”。如果翻开父辈们的朋友圈,除了一些土味视频,还有一些特别唬人的伪科学,而这些社交圈为伪科学的泛滥提供了有利场所。

“酸碱体质论”倒了,但生活中以“养生骗局”为代表的伪科学却不太可能被一一攻破。事实上,几乎所有养生骗局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精准营销,而互联网放大了这一切,让一些人心甘情愿缴纳“智商税”。

●新华网

拉大旗做虎皮,处心积虑精心编造虚假理论,是骗子屡屡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公众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缺失,也是各种伪科学谣言流传甚广的重要因素。骗局总会被拆穿,但是要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普及生活健康常识仍然任重道远。另外,也提醒一下商家:别把伪科学当卖点,既然谎言已被戳穿,就别再掩耳盗铃,继续打着“酸碱平衡”的幌子推销产品了。

●知贝诊所创始人 欧茜

相关科普在无良商家的各种包装宣传中显得势单力薄。利用大众对健康的渴望、对癌症等疾病的恐惧,一些商家不断大肆宣扬伪科学的概念。近年来,利用这套理论指导生儿育女、兜售各种保健品的行为仍屡见不鲜。

因为科学追求严谨专业,它在传播上是比不过伪科学的简单粗暴,但不做科普就会有更多人受害。在临床中,还有另外的一些不靠谱的理论,比如,寒热体质理论,也是需要向公众解释澄清的。医务工作者在科普过程中更要帮助大家建立科学思维,这样才能应对无穷无尽的伪科学的坑。

●新京报

酸碱体质理论虽然产生于美国,却在国内造成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在保健品推销现场,酸碱体质理论被广泛谈及,成为部分保健品推销的一大噱头;在医疗机构内,一些疗法以酸碱体质理论为基础,少数医疗机构借此诈取钱财;很多人上街买菜,有时还得对照食物的酸碱表。

更为关键的是,以此理论为基础的各种“神疗法”和骗术,不会拱手让出自己到手的利益。包括癌症治疗在内的一些所谓新疗法,不仅以该理论为基础,而且还拥有了自己的患者群体。一些食品或保健品开发商,也利用这一理论开发和推销某种食品或保健品,要让这些生产线转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旦伪科学理论推动者和商业获利者构成了联合体,要想推翻他们的理论根基,既需要社会及时辟谣,也应呼吁司法机关借鉴这种维权的方式。让这样的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也是减少养生伪科学的重要手段。

伪科学背后的经济利益

“酸碱体质论”起源于2002年。那一年,自称毕业于美国克莱顿自然健康学院,获得营养学硕士、化学博士、生物学博士、自然疗法博士等多个学位的罗伯特提出了所谓“酸碱体质”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人的体质偏酸会生病,如果能在身体内建立一个碱性系统,保持酸碱平衡,则有利于抵抗和治疗疾病。

后来,罗伯特和妻子合伙开发了各种营养保健品,还建立了高级疗养中心,为癌症患者提供从饮食到医学治疗的全方位护理服务。该高级疗养中心每天的收费是3000美元,如果要注射碱性药物针剂,每针500美元。此后数年,罗伯特靠这套理论敛财无数,更有千万信徒因病不治,家破人亡。

“酸碱体质论”诞生十几年来,世界上众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就一直在强调它就是一场骗局。在专业的数据库中搜索“酸碱体质”,根本找不到任何严谨的研究成果。但所有这些努力,在大众对健康的渴望、对疾病的恐惧面前,在无底线逐利的资本炒作面前,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于是,一个既得不到科学验证,又不合常理的伪科学概念,经过反复的传播和再加工,俨然成为了流行的“医学常识”。

●界面记者 肖可

“酸碱体质论”一说在中国大有市场。利益推动是酸碱学说这样的伪科学之所以能够盛行的重要原因。如国内不少保健品厂家打着酸碱体质的旗号进行营销,比如说产品有助于改善酸性体质,或者用这套理论指导生男生女。

另一方面,这些学说也迎合了部分消费者心理,对于病人来说,尤其是目前一些尚无解决方案的疾病患者,一种宣称能够治疗百病的神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如一度流行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因为宣传绿豆的功效,绿豆的价格一度翻倍,而最后的验证,绿豆不过是清热解毒的上好食材。

●苏州大学 陈瑶

“酸碱体质论”以天价罚款告终,但还有成千上万的“罗伯特们”在兜售自己的骗术理论。中国的养生骗局也是不胜枚举,如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销路大开,不断鼓吹地瓜防癌的“地瓜王子”和鼓吹绿豆能治癌的张悟本也都赚得盆满钵盈。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副主任 张军一

这样的伪科学理论能够大行其道,除了通俗易懂之外,更因为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披上养生的外衣后,老人们都成了“易骗体质”。加上购物网站披着“酸碱体质”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严重误导了消费者。

相对于严谨的科学,伪科学更近人情。类似“人的身体必须保持碱性环境才能健康”“地瓜防癌”“绿豆治癌”之类的话,既抓住了大众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听起来又逻辑清晰、简单有效,很容易便被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因而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钱江晚报评论员 默城

“错误”的理论为什么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这一理论无论对错,其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巨大的套利空间。毕竟关乎健康,而且说法玄乎,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又好像很有道理,最重要的是相关理论没有盖棺论定,相关监管自然也没跟上来。这样的模糊形态,便是商业资本愿意积极投入和运作的最大砝码。

另一方面,便在于公众层面相对容易被洗脑和忽悠,这说到底还是公众科学素养的缺失和科学精神的缺位。进一步说,即使现在“酸碱体质理论”盖棺论定,但若这两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商业利益空间仍在,公众被骗的可能性仍大,整体越轨成本较低,那这理论所带来的现实恶果,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消失。

泛滥的伪科学当严治

“酸碱体质论”以天价罚款告终,但还有成千上万的“罗伯特们”在兜售自己的骗术理论。如今,信息渠道多元,内容庞杂,令人真假难辨,更有不少流言披着“科学”的外衣,不仅充斥在朋友圈、各类公共媒体和各色科普文章中,甚至混迹于极少数科学机构和政府专业机构给予民众的健康生活指导准则中,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惑。

防范伪科学首先需要公众的“自我净化”,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人们要擦亮双眼,养成求证的习惯。在没有得到确认之前,别轻易相信,更别轻易转发,不充当伪科学的传播者。

●果壳网

伪科学横行,国民科学素质欠佳不是主因,科技信息在流通机制方面的弊端才是主因。

在信息发布的起点,作为信息生产、供给者的科学界,既缺乏面向公众和媒体沟通的动力与激励,也缺少足够的独立性。中国科技类新闻信息的供给者,多年来一直是政府一家独大,科学界自主发布信息少之又少。中国科学界不仅缺乏始发信息的动力,在应对重大科技、健康与环境事件时,绝大多数时候还给人以附和政府的缺乏独立中立客观的形象。而科学信息本身的专业性又格外突出,政府官员又并非全知全能,自然难以在第一时间意识到需要动员各界力量扼杀信息劣币。再者,职能部门要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确保政治经济等重大宣传上,对升斗小民们多吃点绿豆的养生谬见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海外网

在防止被伪科学迷惑时,让你眼花缭乱的科技新名词都值得警惕。类似于“富氧水”“玫瑰盐”“频谱治疗仪”之类你以前基本没听过的新名词,务必保持警惕。这些“一夜爆红”的被冠以“高科技”的新名词,往往宣称在网上或者朋友圈大卖,只有商家炒作才会有这种效果。

此外,市面上最流行的就是各种关于减肥、抗癌的秘方或窍门,实际上都是商业利益的炒作。事实上,不管是减肥、预防“三高”病或抗癌,很大程度上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有关。

●自媒体撰稿人 清香紫蓝

科学不是藏在象牙塔里的秘宝,而是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面对伪科学的大行其道,相关监管部门能否实现有效监管?科研机构以及专家是否能够及时辟谣,进行科学普及?我们的媒体是否可以及时把正确信息传递给公众?每一个知情者是否可以向亲朋好友一一戳破谎言?事实上,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未来,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备的科普体系,让政府、科学界、媒体、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产业界,在每一个环节都以基于证据、言责自负等原则进行科学信息大众化传播,真正让伪科学无所遁形。

制图/韩冰

新闻推荐

眼界决定财富,思维决定人生!

作为大学生,我们做职业规划时,应该想一想,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稀缺、有话语权”的人。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