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农场干活拿工钱土地入股收分红——访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三九农场农场主陈三九

池州日报 2018-11-12 10:54 大字

□ 记者 刘玉琴

“把土地给我种果树,你在农场里拔草、施肥挣工钱,等有收益时再分红,这样的事你干不干?”2007年,陈三九从上海回到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二圣村狮形村民组时,这样对村民说。虽然土生土长的陈三九给村民承诺说让乡亲“零风险”,可村民对他的“游说”无动于衷,甚至有的村民宁愿撂荒,也不愿意把土地交给他种植。

村民的不理解和不信任,让陈三九很受打击。陈三九本来在上海做物流生意,收入比较理想,每次他带上海的朋友到家乡游玩时,他们都对九华乡的自然环境赞不绝口,认为在这里种植农产品,生产原生态的绿色食品肯定有市场。在朋友的一致建议下,考虑到母亲年纪大了需要人陪伴,陈三九放弃了上海的生意回到家乡,想在农村开辟一个新天地。

陈三九的勃勃雄心,还没实施就被浇了一盆冷水。有着传统思想的村民不接受他的“新思想”怎么办?2008年上半年当选村民组长后,陈三九想到自费带乡亲们出去看看,让他们见识一下转变思想观念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化。陈三九找好旅行社,从27户村民中邀请了27名代表,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参观考察。到华西村后,村民参观了华西村的农业种植模式、听了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的报告后,思想有了彻底转变,回来后主动找到陈三九,想把土地交给他规模化耕种。

2008年底,陈三九出资平整土地、改良荒地,2009年,他从国外引进一批优良品种,开始种植果树。从平整土地到种植果树,再到管理果树,陈三九都让村里人参与务工,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在田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按劳动天数以市场价获得报酬。村民章根财原来自己种地一年收入2000元左右,把土地交给陈三九后,他在田间务工一年能收入7000元左右。像章根财一样,村民渐渐从这种经营模式中尝到了甜头。

“让村民零风险,经营出现问题我自己担。”陈三九说,刚开始种植果树时,因为经验不足,他只盯着优良品种却忽视了气候条件限制,导致第一批果树只开花不挂果,种植几年后,他只能忍痛处理掉这批果树,自己承担这笔损失。但对种植果树的盈利,陈三九在去除务工成本后,再将利润“三七分”,他占有三份,村民按人头分七份。

在种植生态果树的同时,陈三九还紧跟时代发展,努力拓宽经营领域,先后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让村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原来,村里妇女没事时喜欢一起打麻将,有时还吵架。”陈三九说,他成立农家乐以后,就把村里愿意务工的女性分成几组,有游客来就餐时,就把他们喊来烧农家菜,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村里有一对夫妻,本来在家种田一年收入2万元,现在夫妻俩在村里务工,一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

陈三九带领村民种果树、发展生态经济,保护了自然环境,也改善了村风。由于种植果树盈利慢,为了让村里高龄老人共享发展成果,陈三九每年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发红包,逢年过节他还组织包粽子、打糍粑,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过节。村里有老人问他:“你花这个钱买面子干啥?”陈三九回答说,他花钱不是为了面子,是他的母亲辛苦劳作一辈子,他想孝顺母亲时,母亲却不在了,他现在尽点绵薄之力,带头孝敬老人,想给村里其他人提个醒,让他们不要再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在陈三九的带动下,村里婆媳吵架的少了,孝顺老人逐渐形成氛围。

从不认可到积极参与,再到大力支持,九华乡二圣村狮形村民组村民的思想转变过程,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的观念影响下,新式农民渐渐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他们通过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等形式,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带领村民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走上了致富路。

新闻推荐

区交运局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 做好重点领域事故防范工作

(全媒体记者曾晓梅)11月9日,区交运局召开第三季度暨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该局相关股室及局属单位负责人、行业企业负责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