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海棠依旧》讲述故宫国宝文物南迁史
幕落,一张张斑驳沧桑的老照片映在纱幕上,80余年前故宫文物南迁的真实历史影像印证着舞台上刚结束的故事。11月10日晚,根据故宫院史改编、记录故宫文物南迁历程的原创话剧《海棠依旧》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
这部故宫院史话剧由如今的故宫人自编自演。“业余”演员们的表演虽然有几分滞涩,掩不住的真挚感情却足以打动人心,一段国宝南迁的波澜壮阔历史和一个家庭的离散故事娓娓道来,没讲到结尾,观众席上不少人已经开始落泪。
《海棠依旧》剧照
以小家庭离合讲述国宝南迁壮阔历史
话剧《海棠依旧》取材于600年故宫史上一段荡气回肠却很少被提及的历史——文物南迁史。
《海棠依旧》海报
1933年,为防止故宫文物在战火中损毁,故宫人顶着舆论压力将文物迁移出北平,开启了长达17年守护文明之火的长征之旅,在这条困难重重的险途上,护宝者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身心考验,向死而生,始终用生命守护着国宝和文化的安危。
但在时间的洪流中,这段历时十数年、辗转上万里、守护上万余箱文物完璧归赵的文化长征险些被遗忘,故宫之外,鲜有人知道当时的故宫人究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牺牲,才创造下被誉为“人类精神文明史奇迹”的壮举。
文物播迁路线图
舞台上,近两小时的《海棠依旧》讲述了一家三代故宫人跨越半个世纪的沧桑往事。三幕戏分别选取了1933年南迁起运前夕,1944年抗战即将胜利,以及1948年首批古物迁台三个重要的节点,展现了文物南迁历程中,护宝人顾紫宸一家的三次选择和诀别。
剧中,一路守护国宝、随文物颠沛流离的顾紫宸给妻子、父母和儿子寄去三封家书,虽然对象有别,却都是催人泪下的离别之语。
编剧王戈表示,三封家书,对应了杜甫笔下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恰是暗夜中这些文明火种守护者不得不面对的命运,是一种时代与个人的碰撞,使命与宿命的缠裹。
《海棠依旧》剧照
“海棠”这一意象首次出现,是在顾紫宸和妻子离别的一幕中。身为故宫人,他和妻子第一年相识就去故宫文华殿前看海棠花。倏忽5年已过,他们结为夫妻,不变的是每年携手去看文华殿的海棠。然而,到了第6年,北平战事日急,顾紫宸要随故宫文物南下,只能抛下有孕在身的妻子和一家老小。离别之际,他们以海棠为约,相约抗战胜利之后,重聚在故宫。
然而此后,顾紫宸护送着这些古物,从北平到南京再到重庆、台湾,一路流离,“海棠”借助顾紫宸的家书反复出现,他却再没能看到文华殿的海棠,和妻子也再没能相聚。山河破碎下,护宝人的职责让他最终选择了对故宫文物尽责,让等待他的家人抱憾。
剧中人物“融合了许多故宫前辈的故事”
演出结束时,不少观众眼眶湿润,坦言没想到“主旋律”也能如此好看。从这个角度讲,《海棠依旧》对于近年来宏大题材作品很难讨喜的戏剧市场来说,是个值得尊重的存在。
对此,该剧编剧、故宫副研究馆员王戈表示,《海棠依旧》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是因为“真诚与真实”。他说,作为真实历史,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那场浩浩汤汤的故宫文物迁移保护历程,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物不可复得”,战乱之下,正是这些故宫人牺牲了自己,才避免中国出现更多的“圆明园之殇”;然而,这段历史和这些文物保护者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播,今天,当人们为一睹国宝摩肩接踵时,很少有人知晓这些护宝人九死一生的故事。这成为《海棠依旧》的缘起——这是一段不能也不应被忘却的历史,作为故宫的新一代,应该深深地去纪念。
1933年初,文物装好箱后,从各处装箱点集中到太和门广场。2月5日大批板车拖进院里来,文物一箱箱的装上去,天就要黑了,国宝17年的颠沛就从这里开始
对前辈的敬意成为王戈写戏的最初动力。2004年,王戈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看到许多南迁史资料,一个个抽象的大词借此被还原成一个个具象的片段,“那时,这段历史就给我播下一颗种子”,此后,王戈带着对历史细节的强烈好奇陆续翻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南迁史资料”,直到2009年才动笔。
十七年的文物南迁史,敷演成戏也非一朝一夕。王戈表示,初稿加上收集资料,“增减修改用了三年,2012年上演后剧本也一直在调整。”
王戈表示,剧中无论是护宝南下,颠沛奔波的故宫职员顾紫宸,还是值守北平、甘苦与共的故宫理事龚培衡,都有原型参考,“不是一个人的形象,他们融合了许多故宫前辈的故事,浓缩了一代故宫人的群像。”王戈本人写戏时也数度落泪,“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就像看到一位位老师老友出现在面前,护得古物周全,这就是故宫人的使命,让人真实的为故宫骄傲。”
演员均由故宫人担任,没有人比这些“业余演员”更适合演这个戏
除却编剧,《海棠依旧》所有演员均来自“择一事终一生”的故宫各部门一线。演出当晚,舞台上17位来自故宫的“青年业余演员”分别来自故宫的保卫处、行政处、开放管理处、文物管理处、修缮技艺部、资料信息部、文保科技部、出版部、展览部等一线部门。剧中提及的“文华殿、神武门”对外人只是景点,于他们却是朝夕相处的地方,这让居于斯守于斯的故宫人,有着专业演员无法体会的情感。
《海棠依旧》剧照
对此,曾有人戏言,与文物厮守的他们演别的戏没那么“专业”,但演这出戏,没人比他们更“专业”。
作为《海棠依旧》中为数不多的专业戏剧人,该剧导演毛尔南直言,和大家看到的常规演出不同,《海棠依旧》从编剧、作曲,到演员,都是故宫的普通职工,就是这样一群“择一事而终一生”的当代故宫人,用他们的真心与前辈们进行“对话”,虽然他们在戏剧专业里略显稚嫩,甚至还有些朴拙,但《海棠依旧》却是一封用真情书写的家书。
谈到此次赴沪演出,王戈表示上海对《海棠依旧》意义十分特殊,“1933年古物南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存放地便是上海,这座千里以外的城市与故宫有着跨越八十余年的渊源。”
他介绍,上世纪30年代初,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文物便分为五批运到了上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故宫人用了“沪上寓公”四字给文物编号,“寓公”指流亡他乡的贵族,这似乎寓意着故宫古物因避乱远走上海的无奈,还有几分幽默的自嘲与揶揄。
抗战胜利文物集中重庆,故宫人满怀喜悦准备带着文物回家,其中却有很多人终生没能回去
故宫方也提到一个巧合,距此次演出的剧场不远处便是当年故宫驻沪办事处。此番来到上海,于故宫人更像“省亲”,他们期待在这片前辈驻足过的土地上,以故事还原史实,怀着敬畏的心去复苏这段“被遗忘、被忽略,却延续了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
“尤闻侦骑密,未许寄书频。记取海棠发,同看北国春。”故宫文物南迁总负责人、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在故宫南迁途中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王戈一直记在心里,他说,这首诗记述着老一代故宫人最真实的悲欢,只是生离死别时,他们仍有信仰,那些古物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便是他们的寄托,文华殿前的海棠花,便是故宫人最好的慰藉和念想。
《海棠依旧》剧照
1950年一部分迁台故宫人在台中的文物库房前合影。背后的箱子上还贴着“沪上寓公”的标签
据悉,《海棠依旧》将在上海文化广场演至11月12日。演出期间,王戈将代表青年故宫人和《海棠依旧》剧组在同济大学、上海文化广场、市西中学等地开展人文讲座,以更为丰富生动的史料和《海》剧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向观众讲述更加真实生动的南迁历史。
新闻推荐
拱墅区祥符街道中天西城纪小区租客信息登记服务中心,“网约房”租客正在办理登记。澎湃新闻记者邵克图随着互联网的产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