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高速出入口造景观成地方新形象工程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1-09 11:48 大字

灯光璀璨、飞瀑流湍、假山叠瀑……这是记者近期在一些高速公路出入口看到的人造“景观”。记者了解到,一些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重要街道路口等所谓的窗口、门面地区,正成为部分地方不遗余力打造“形象工程”的新的高发地。耗费巨资:山中造山绿中造绿

近年来,这类以“景观提升”“增绿美化”“城市门户形象改造”等名义进行的工程项目,在多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区将城市“出入口景观”作为重要的政绩工程,为此不惜“耗巨资、出奇招、造名词”。

近日在沪陕高速途经的西部省份一个高速出口看到,不足1公里长的道路旁,工人们正在堆土起坡、植树造绿,百余块“景观石”依次摆放,或疏或密,大的重达十余吨,小的也有近千公斤重。

当地群众反映:这里是秦岭腹地,本就山绿景美,增加这些“山中造山、绿中造绿”的工程,既多余,又浪费。

部分城市的“出入口景观”改造纯属“面子工程”,受到群众诟病。记者在西部一地采访时看到,当地政府沿着道路口修起了“景观墙”。 “景观墙”间断采用镂空结构,用灰瓦在其间拼成有规则的图形。 “景观墙”背后,是几户村民破旧的房屋和院落。攀比成风:重复建设劳民伤财

为了建好“出入口景观”,地方“奇招”不断,有的造绿、摆石,有的种花、立雕塑,还有地方上马了电子项目。

西部某县在正对着高速路口的位置,并排放置三个巨大的LED屏幕,分外醒目。 “大屏幕放在这里有什么用?纯粹是浪费钱的形象工程。开车进出高速路时肯定不能看,万一有司机盯着看,还容易引发事故。 ”多位受访司机不满地说。

调研发现,部分地区热衷打造“出入口景观”,还出现了省内城市之间相互攀比、乡镇和村庄开始仿效的苗头,有些地方还把“出入口景观”人为拉长,建成 “景观大道”、“迎宾大道”。一些地方还对道路两侧进行“拓宽增绿”。有的城市甚至提出“见缝插景”,声称“不放弃出入口附近的任何盲区”。

值得关注的是,在“出入口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还热衷于重复搞建设,有时仅相隔很短时间,同一路段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 “一轮又一轮的建设,劳民伤财。 ”多位受访干部群众说。暗藏风险:拆房占地盲目超前

为了提高城市进入口“颜值”,一些城市甚至大量占用耕地、拆迁沿线百姓房屋进行景观提升,引起群众不满。记者在中部某省份的公路探访时发现,一些区域,沿线两边进行了绿化提升。有村民告诉记者,地方政府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时,占用了部分村民的耕地。而在不远处矗立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上清楚写着:“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

记者发现,诸多地方耗巨资大干快上“出入口景观”工程项目,资金来源多为地方财政拨款,或以自筹和采用PPP模式。业内人士和基层干群认为,一些地方盲目超前造绿,给地方政府带来债务风险。

南部一省高速公路环境整治及绿化景观提升项目,以PPP模式融资约2.5亿元。当地出台的相关文件显示,要严控PPP项目形成的政府隐性债务。

耗巨资大干快上造 “出入口景观”,引起多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担忧。西部某县的一位县委书记说,当前我国仍有部分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盲目超前建“出入口景观”面子工程,甚至不惜举债毁田。 “钱要用到刀刃上,路是用来走的,不是看的。这样的形象工程该管管了。 ” 据《经济参考报》

新闻推荐

从“被动等”到“主动管”新警务模式出成效 秦都公安分局广场派出所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冯旋刑警、巡警、派出所,这相对独立的警种,承担着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打击刑事犯罪,辖区巡逻防控,处理治安案件,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