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别人下雨往家跑,他下雨却往外跑。这回,他的心里踏实多了——锦水街道:不让一户贫困户住在危房里

济南日报 2018-10-16 11:31 大字

郭永明与女儿一家共同居住的老房。郭永明憧憬着搬入新房的日子。(冯经伟 摄)

“进屋喝水吧?”“不了,我们回去还得接着开会呢!”谢绝了贫困户郭永明的好意,凌泽荣把目光再一次投向老汉崭新的四间新房上。他的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后担惊受怕的时候又少啦!”

在妻子眼里,别人下雨都是往家跑,但自从当上凌庄村党支部书记后,凌泽荣一下雨就打着伞往外跑。这已成了他的规定动作,因为他得去村里的几户贫困户家里看看,再顺便提醒大家多注意雨情,毕竟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了,能不能撑得住大雨,还真不好说。

对付大雨,郭永明的土办法就是“自己用水泥多糊几层,再漏雨的话就用塑料布盖一盖”。与他同龄的石头房子不仅与对门邻居的房子相比要矮上一截,而且几道墙也已开裂、倾斜,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说不想盖新房是假的,但一家人的收入重担全部压在了女婿身上的状况让郭永明已经成了贫困户,哪还有钱盖房子。

贫困户危房筛查让他看到了曙光。

经过锦水街道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现场鉴定,郭永明的旧房已经成了危房,被纳入危房改造范围。与他的房屋一同纳入今年改造计划的危房,整个村里有8户,其中6户是贫困户。

在10月10日各村党支部书记、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参加的扶贫培训会上,锦水街道办事处主任丁连宁传达了街道党工委书记贾红霞的原话:“危房改造工作,绝对不留一户贫困户。”继去年投入38万元为19户贫困群众进行危房改造后,今年,锦水街道又拿出5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危房改造,并对全部贫困户的房屋进行一遍筛查,只要第三方鉴定是危房,改造工作一户也不剩。目前,跟郭永明一样住上新房或即将搬入新房的群众已有31户。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27户。

虽说是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实事,但在对群众危房改造推进中也有不少阻力,最主要的顾虑就是担心今后万一拆迁时补偿会减少以及封建迷信思想作祟。

街道扶贫办主任张立燕就遇到了这样一户贫困户,以至于不得不借助雨情上门做工作。原来,任凭工作人员多少次上门,上盆王村的一户贫困户就是不愿意改造经过鉴定已经是危房的房屋。在贫困户思想里,危房再破也是5间屋,如果改造的话,按政策最多盖3间,那剩下的两间咋办?

今年8月14日,天降暴雨。张立燕刚进门,就看见了屋里用来接雨水的3个脸盆。面对此情此景,加上良言相劝,贫困户终于接受了改造的建议。后来说起这件事,村党支部书记王军仍然有些后怕,“拆房子时,墙一碰就倒掉了。”

“不让一户贫困户住在危房里”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居者有其所,孝善扶贫的推开则让贫困户占比例最高的老人有了钱花。

在锦水街道的所有村,只要是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子女每月向孝善扶贫缴纳200元,就能领到街道补贴的40元,两者汇总后,再把钱直接打到老人的一卡通上。这样一年算下来,街道一年给老人的孝善补贴就达480元。

没有抗风险能力一直是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的短板。为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自我脱贫,街道从2016年发放扶贫羊时开始,就为每只羊支出50元投了保险,羊一旦在贫困户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将按每只羊1000元赔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分散安装在贫困户家中的29户光伏发电站,不光街道的志愿者经常义务前去帮助清洗光伏板,街道今年又为每户投资500元,建立了监控运维平台,最大化保障贫困户的发电收益。 (本报记者冯经伟)

新闻推荐

爱情一直都在 1

周五下班回家,我一进门就闻到了香喷喷的糖醋排骨味道,不用问,一定是姐姐来了,有她在,屋子里就有饭香。钱明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