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14个孩子9人“上钩”,4人跟“陌生人”走了

皖江晚报 2018-10-09 10:18 大字

测试过程中,一名“陌生人”带走了一个孩子。

扫一扫查看更多精彩

10月7日上午,几名“陌生人”悄悄“溜进”一个操场内,他们给正在那里玩耍的孩子一些糖果和水果,有的还说要带孩子去买东西,教他们打游戏。不一会儿,好几名小朋友就被这些“陌生人”带走了。这一幕,发生在马建会堂大操场内。幸好这只是本报与红围巾公益组织以及桃源派出所共同举办的一次模拟拐骗测试,那些“陌生人”都是红围巾志愿者扮演的。

半小时左右14个孩子中9人“上钩”

这14位孩子来自不同的学校,通过家长前期报名而参加此次活动。最小的孩子5岁,上幼儿园大班,最大的孩子11岁,读小学四年级,大多数是6、7岁的小学一年级孩子。

模拟拐骗测试前,孩子们以参加体育运动的名义被家长带到操场上的指定地点,分别被贴上“名牌”,交给篮球教练后,家长就借故离开了。随后,在给孩子们上完一节篮球课后,篮球教练也借故

离开,孩子们在操场内自由活动。这时,6位“陌生人”相继登场。

首先登场的是一位扮演“修路灯师傅”的志愿者。“我修路灯时,需要拍照留证,你可以帮我吗?”,几分钟内,一位热心的7岁小男孩就跟“陌生叔叔”走了。而后,以宠物犬为诱饵的“陌生阿姨”走了过来。这位“陌生阿姨”很有亲和力,也有足够的耐心,很受小朋友的喜爱,她跟小朋友们攀谈起来。最后,她以“购买东西”为由就成功带走一位小女孩,还分给一位小男孩一瓶水。“外地走亲戚需要问路”的阿姨将一位小女孩骗出安全区域,并分发给另外两位小朋友一些橘子;“本地居民”叔叔用手机游戏不仅成功带走一位小女孩,还带走一对双胞胎中的哥哥,同时妹妹也走出安全区域。“摔了一跤”的阿姨和“大学生”阿姨没有得手,但在规定时间内套出了部分小朋友的家庭信息。最终,半小时左右的“拐骗时间”内,14个孩子中有9人“上钩”,4个孩子跟“陌生人”走了。

模拟拐骗测试是为孩子安全护航

在模拟拐骗测试中,孩子们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活动一开始,孩子们都懂得拒绝“陌生人”。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单纯、善良的孩子们慢慢放松了警惕,倾向于相信那些眼前看上去善良的“陌生人”。

“比想象中要好骗一点。”从微信群看到直播的一位家长表示,自己平时经常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许吃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能跟陌生人走,所以坚信孩子不会上当。可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轻松骗出安全区域后,心里确实有点后怕。

“这个活动让我知道孩子是天真的,不能指望他们单独提防住诱惑,作为家长必须时刻不能放松。”“这个体验活动对我们触动非常大。以往说教式的安全教育是没有效果的,孩子们的防诱拐意识仍然很淡薄,防骗教育仍需加强。”家长们表示,急需进一步加强孩子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

现场测试结束后,红围巾公益组织的带队老师告诉孩子们,刚刚是在做游戏,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抚。同时,小朋友和扮演“陌生人”的志愿者聚在一起做游戏,让孩子们明白这只是一个活动,旨在加深他们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印象。

民警给出防范提醒: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最后,参与活动的孩子、志愿者、家长在桃源派出所集合,该所杨亚辉警官给大家上了一堂“防拐”课。

杨警官表示,尚在上幼儿园的儿童,防拐责任主体是家长,家长要看管好孩子,“随时看,随时盯”,并让孩子记住家庭成员的名字、父母联系方式以及家庭住址;教会孩子遇事拨打110,学会区分警察、保安等穿制服的人;教会孩子一旦在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并告知父母的联系方式。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接触到陌生人的情况较多,要学会拒绝陌生人提供的饮料食品;不要跟随陌生人到陌生地方玩耍;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父母、家人的信息。

如果被拐情况已经出现,孩子一定要假装顺从,以免遭到伤害,并伺机求助或逃脱。万一孩子走失,家长则要在第一时间内报警,警方将第一时间出警,24小时以上立案的规定是针对成人的。同时,母亲原地不动,父亲发动亲友10人向四个方向寻找。

文图/本报记者方燕通讯员王静吴君

新闻推荐

靓号可否设“高门槛”?

多位消费者反映,其使用的手机号被划定为靓号(吉祥号码)后,要求预存高额话费,每月被设定最低消费额度,且部分合约长至本世纪末,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