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侯宝林关门弟子师胜杰去世!他曾说:我身上流的是相声的血

2018-09-29 11:38 大字

9月28日晚,黑龙江省曲艺团发布讣告: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天21时43分在哈尔滨去世,享年66岁。

师胜杰先后拜朱相臣、侯宝林为师,代表作有《小鞋匠奇遇记》、《郝市长》等。

师胜杰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曲艺艺术贡献奖”。他生前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戳视频↓↓↓

7岁登台,与父亲和说《捉放曹》

师胜杰本来是天津人,父亲师世元是相声大师张寿臣的徒弟。1959年,为了支援东北的艺术建设,师世元一家来到了哈尔滨,从此一家扎根在东北,传播相声艺术。

师胜杰7岁登台,与父亲和说《捉放曹》,后来年幼的他拜在了著名相声演员朱相臣的门下。

“我是师胜杰,我是师世元,我们爷儿俩给您说的这段相声,您要是喜欢听,您到哈尔滨松花江相声大会,每晚七点半准时开演,我们爷儿俩在那等您。”这是当时在广播节目里,师胜杰父亲的口播广告词,那时候大伙儿都知道了哈尔滨有个小孩说相声。渐渐的,师胜杰也有了自己的观众,有人会专门为他来,他不在,扭身就走了。

在北大荒最想的就是相声

1968年,16岁的师胜杰被送到北大荒兵团二师八团五营四十五连——最基层的连队。他曾说,那时自己最想的就是相声,当听到广播里马季和唐杰忠的相声《友谊颂》,自己曾经流下了眼泪,“当时我们都在歇晌,就躺在那谷垛上,我一下就坐起来,跟大家喊说,别说话,听!这叫相声。”

在兵团,师胜杰遇见了战友姜昆。1976年夏天,他们二人搭档在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表演《林海红鹰》。期间,师胜杰经前辈赵连甲介绍,第一次见到了侯宝林。

当时的演出很成功,很多人以为师胜杰不会再回东北了,但是调演结束后,他还是回到了连队,他的搭档姜昆则调到了中央广播说唱团。即便如此,二人之间的友谊一直保持着。

惊悉师胜杰逝世的噩耗之后,28日晚,姜昆写了长诗《为胜杰送行》,深情回顾了自己和师胜杰从北大荒至今50年的情谊。

姜昆表示,师胜杰病重这一段时间,自己总怕接到关于师胜杰的电话,“多少次为你在梦中哭醒,多少次为你点燃祈福的心灯,多少次认为你生病的消息是误传”,但最终,好友病逝的消息还是传来了。

成为侯宝林关门弟子

1977年,师胜杰调入黑龙江省曲艺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1984年,他拜侯宝林为师。

有一天侯宝林请高英培吃烧鸡,高先生问侯先生是否有什么事,侯先生表示让高先生先吃了烧鸡再说。高先生吃了烧鸡喝了些酒以后,侯先生才说自己想收师胜杰为徒,但因为师胜杰幼年拜过朱相臣先生,担心其他同行会不乐意,所以想请高先生做个说客。

最终在高英培的帮助下,侯宝林顺利收了师胜杰作为关门弟子。在演艺生涯中,师胜杰曾与相声大师常宝华、侯耀文、石富宽等搭档演出。

2004年12月6日,师胜杰与常宝华在演出中摄影|北青报记者 崔峻

听师父的话,一辈子扎根东北

当年原本有调离东北进北京的机会,但因为师父侯宝林的一句话“我就希望将来我到东北,那里能有我的一个学生”,师胜杰从此就再也没想过离开东北。

师胜杰的代表作几乎都是以黑龙江为背景:《郝市长》讲述了哈尔滨的一位市长为了解决市民生活问题深入基层,甚至连早点问题都亲抓;小段《爱优点》则是把东北小伙小姑娘的性格通过谈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胜杰的相声总是能够与时代、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反映时代特征,反映民情民意,即便今天听来,也具有时代意义。例如《小鞋匠奇遇》,讲述了一个自学成才的小鞋匠在外贸局领导干部的慧眼下被破格录用,成为了翻译,而那位想靠关系的局长儿子,却最终空欢喜一场。

戳视频,再听一遍《小鞋匠奇遇》

今年7月,师胜杰曾做客央视

据悉,师胜杰在2017年底因病住院。2017年11月29日侯宝林大师百年诞辰专场,作为侯宝林的关门弟子,师胜杰也没有露面。

今年3月,网友晒出了一组姜昆夫妇、侯耀华等人分别去看望师胜杰时的合影。照片中,师胜杰头发花白,显得非常憔悴。

6月,相声演员苗阜也晒出了师胜杰的照片,称十个月后,老爷子重回舞台,并表示过两天还要一起演出。苗阜曾认师胜杰为“干爹”。

今年7月,师胜杰重返大众视野,做客央视“向经典致敬”栏目,与圈中老友及晚辈畅谈相声人生。镜头里的师胜杰身体、精神状态俱佳,让关心他的相声迷略感欣慰。

未料,三个月不到,师胜杰去世的噩耗传来。

“我身上流的是相声的血”

北青菌的前同事吕彦妮今年3月采访了师胜杰先生,当时师先生在上海养病。以下对话摘自《师者,胜杰》。

您和侯耀文演《学评剧》,中间有一段唱,那段唱很苦,您在唱的时候,是把自己经历也放进去了吗?

师胜杰:没有,那就是表演。我们那一段,也是因为表演,成了经典,别人也学不了,这就是相声的魅力。那是十年前了,我记得当时我们俩也不“对活”(记者注:对活,即排练。)包括演《扒马褂》,也不对活,所谓艺高人胆大,一来是对彼此的信任,另外是一种“抻练”,能耐大,咱场上见,上了场,还能绝对的严丝合缝,这多好玩儿。

您在台上那么鲜活,可是台下却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师胜杰:嗯,低调,不张扬,也不招惹是非。性格所致吧,就是比较内向,小时候受的苦比较多。后来的原则也是:不张扬,不宣传,不炒作。但是在台上就不一样了,舞台上要鲜活,要把你的功底全拿出来,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是回报观众,是感恩观众。

取悦和回报有什么不同?

师胜杰:取悦——那就办法、手段很多了,比如低俗,媚俗,庸俗,这是我理解取悦。真正的艺术是一种感恩,是一种回报,是让观众检验你的水平。

“相声演员”四个字在您大半生经历里面,它给您的是什么?

师胜杰:咱不提“演员”。相声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庭,给了我子女,给了我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我感恩相声,我要一辈子说好相声,这才对得起“相声”这俩字。

您的使命感是什么?

师胜杰:我父辈是第六代,所以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担子很重的,我们负责承上启下,否则对不起祖宗。我身上流的是相声的血,必须把它传下去。

师先生,一路走好!

文|北青报记者 祖薇 满羿

编辑|王子轩

综合吕彦妮(ID:real-lvyanni)

新闻推荐

对话王占黑, 一个90后不知名作家突然获奖的故事

前几天,90后新锐作家王占黑以短篇小说集《空响炮》,获得了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奖金30万元。这一结果令不少人惊讶,王占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