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给“任性”的电瓶车加把“锁”

淄博日报 2018-09-27 10:32 大字

前几天,在某地交叉路口,一辆正常行驶正过十字路口的轿车与一辆突闯红灯的电瓶车差点发生碰撞。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轿车并未碰到电瓶车,可电瓶车的主人一位七十来岁的老者却顺势躺在轿车前面,面带痛苦,呻吟不止。肇事方的诡异举动引来路人纷纷议论。

这些年,电瓶车已成为人们重要的驾乘工具,而不少人的“任性”行为已成为一大社会顽疾——违规载人、视红灯为无物、在机动车道与机动车抢道行驶……据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这几年由电瓶车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电瓶车驾驶人的不文明行为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交通事故更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不少人呼吁,任性的电瓶车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必须给它加把“锁”,锁住它的任性行为。

电瓶车的任性与个人素养有关,更多是因为它的“黑户”性质和违章后的“零代价”,纵容了它的任性。就社会整体而言,实现文明并不容易。但对于个人来说,“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它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自省,更需要生活中的自觉。

事实上,很多时候文明要靠规矩、靠重典来实现。试想,如果没有“醉驾入刑”,想必路面上仍会有更多的“酒驾”、“醉驾”。自实行“醉驾入刑”后,被认为难以治理的酒驾醉驾问题得到了很有效治理。

所以,治理任性电瓶车不能仅靠驾驶人的自觉,更应该加大稽查、曝光力度。比如,可以在公共场所的大型LED屏上,对违章车辆(包括电瓶车)进行公开曝光,反复播放,无疑将会起到震慑作用,毕竟没有谁愿意将自己的不良形象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曾看到电视节目中的一位专家说:人们都说发达国家的交通秩序好,其实它的“好”是靠重罚罚来的。还有,可否将严重违章行为与征信系统结合起来,将违章严重、屡犯不改的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名单,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当然,治理任性电瓶车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工作。对电瓶车的治理,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为稳妥起见,一个地方治理电瓶车办法的制定出台,可以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办法出台后,也可以试行一段时间,待成熟完善后再推而广之。

重典治顽疾,沉疴下猛药。相信通过一系列办法措施,任性的电瓶车就会变得不再那么任性,人们驾乘更文明,道路更通畅。

新闻推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上接第七版)第九篇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民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