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头版评论反思韩春雨事件:有一种私欲叫“不求功利”
河北省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因一篇论文得到的所有荣誉,如今因一纸调查离他而去。而新近曝出的涉嫌买卖论文的录音,更是彻底撕下了韩春雨“不求名利”的伪装。
从一所普通高校的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副教授,到各种名誉加身,韩春雨曾被看成是“坐得住冷板凳”的典范。在出名后鼎沸的声名映衬下,他那破旧的自行车、简陋的实验室更是被标榜为是“不求名利,潜心做科研”的写照。
现在看来,“不求名利”只是人们选择相信的假象,归根结底,韩春雨事件依旧是追名逐利惹的祸。事实上,披着“不求名利”外衣的功利行为危害更大。
当一项“诺奖级成果”让韩春雨迅速从籍籍无名成为众人膜拜的“科学家”后,一个个头衔和帽子也接踵而至。当然,这些荣誉并非他申请或要求,但是当自己的技术并未被同行证实或检验,当实验的可重复性被质疑时,欣然接受这些褒奖并甘之如饴,还能说韩春雨“不求名”吗?
此前,在面对各种赞誉时,韩春雨的一句“我是一个科学家”十足吸睛。然而,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在面对成果时的审慎和克制,面对质疑时的求真和坦诚,我们都没有从韩春雨的身上看到。不愿更多公开实验的原始数据、拒绝与同行交流、听不进反对之声、为实验无法重复找各种托词和借口……这样的做法显然不是以追求真理、探究科学为目标的,相反,或许更多是为了维护因成果而来的名声。
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一味谋求利益固然可耻,但追求好名声的弊端更隐蔽、影响更大。事实上,自古名利不分家,人们都是先追求名声,当名声在外,利便顺势而来。假设一切顺利,等待“知名科学家”韩春雨的无疑将是多个课题、大笔经费,以及随各种头衔而来的优厚待遇。
放眼现今的科技界,“帽子”、头衔满天飞成为很多人诟病但却无法规避的现象;导师将自己的名字署在学生的论文上,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行规”“潜规则”。究其原因,无非是“帽子”、头衔意味着“名”,而其背后则跟着课题、收入等实实在在的“利”。
当现代科学成为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完全脱离功利不太现实。但是,科研又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力,需要对科学的尊重和敬畏,因而更需要对名利保持足够的冷静。
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媒体也将其解读为“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但这并不意味着搞科研是为了名利。科研人员更应意识到,名利只是科研活动的附属品,当自己的行为和成果够得上“科学家”这个“名”时,社会自然会赋予他应得的待遇。若深陷名利的“泥潭”,则只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而同时,一些科研单位也应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宜将晋升和待遇与头衔、项目、经费等简单对应,要简化和规范“帽子”满天飞的现状,让“名”回归纯粹的对科研成果的肯定,斩断背后的利益关联,也就可以让名利对科研人员的诱惑小一些,再小一些。
(原题为《有一种私欲叫“不求功利”——韩春雨事件再反思》)
新闻推荐
警方提醒:网络交友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