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郎谢女眠何处 神木西沟四卜树村木瓜树
曹洁
西风横吹,残阳如血,北方高原的秋来得过分早,过分猛。她独立山巅,面北而望,鼓角争鸣,隐隐而动。她微微一笑,手指轻弹,一枚木瓜果滑入樱桃小口,一瞬间,神清气爽,清香四逸,整座山都甜成了蜜。果肉软软的身体在女人温热的舌尖稍作流连,便决然离核而去,滑入她纤细润腻的喉咙,义无反顾,贯通女人曼妙的身体,融入她的每一根血脉。
女人自南方来,身出名门,乃谢家闺秀,唤作谢芝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是性属女子的果木,春生桃花,季女宜家,桃花盛开之时,便是最好的嫁娶之日,男女相合,婚姻美满。那年春日,桃花开了,艳如桃花的芝兰,初嫁了,人们以桃花起兴,为她唱起歌谣。
新婚不久,边塞战事吃紧,夫君调任塞上,她决然随夫北上,恍然三载。她的檀郎姓潘,名史良,字素修,身高八尺,俊朗英武。潘姓是大姓,《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潘,本意为河水漫过田地。有人说,潘氏家族因地而得姓,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故“潘”姓字义有水、有田、有米,喻示了潘氏家族的殷实富贵。
初嫁之时,芝兰的父亲告诉她,潘姓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之子于归,宜室宜家,父亲特别强调,潘姓宗祠通用一联:
殉节碎玉石;舍身拼娥眉。
上联用典,特指宋潘妙圆破元兵时,被困城中,为免受辱,潘妙圆先焚烧夫人遗骨,待火势猛发,跃入烈焰而死;下联特指梁武帝曾得南齐伊人潘玉儿,开国功臣王茂劝谏说:“亡齐者此物也,不可留。”武帝欲赐之他人,玉儿不从,自缢而死。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芝兰的父亲一语成谶。潘史良戍边塞上数年,这年夏末,他再一次毅然上阵,绝然而去,率兵深入毛乌素沙漠,与敌军周旋数日,浴血奋战,耗尽最后一口气,战死沙场。那个傍晚,夕阳血一样红,如同那个血云一样飘忽而至的讯息。敌军压城,夕阳沉落之前,谢芝兰吞下最后一枚木瓜果,一袭白练,自挂东南枝。那枚果核被她小心翼翼地吐出来,如一声呼唤,轻轻落入大地。
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天地日月见证了一枚果籽的诞生。
辽阔的北方高原迎接了她的造访,吸纳了她独有的气息。阳光、雨露、月光和星辰,永远是公平的,不分南北,昼夜交替,以最适宜的温度,悄悄然,孵化着这一枚不同寻常的籽实。
很久很久之后,某一个黎明,她迎着第一缕曙光,破土发芽。那是一棵婴儿树,她欣欣然张开了眼,没看见一个同伴。山风横吹,她有些冷意,有些摇晃,但没有觉得孤独,更没有沮丧,自顾自地,蹒跚起步,生了根,长出茎干,长满枝叶。她一步一寸地走,一边走山,一边长大,一边长大,一边走山,直到走上一道山梁,站成一棵大树,一棵双干合抱、雌雄同体的木瓜树。
木瓜梁,从此得名。
这里是神木西沟四卜树村附近,山峁相连,沟壑纵横,千年木瓜树,站在山梁平缓处。他们真是选了一个好地方。遥想当年,潘史良戍边魂归,谢芝兰以身相随,那一枚遗留在土地的果核,介引他们的灵魂生死相依,牵挽在高山之巅,长成阴阳合抱的大树,千年不朽,不朽千年。没有人知道,数不清的白日和暗夜,山风有幸聆听了他们多少亘古相守的歌谣。
很多年之后,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站在他们身旁。
老树分长两株,并肩站立,须六七人合抱,枝枝相依,茂盛如盖。风雨沧桑一千年,雌雄同体的婴儿树,长成了老祖父、老祖母,粗皮龟裂,满身疙瘩。数不清的岁月流光,全部吸附在老根上,盘根错节,紧抓大地。孩子们爬满了老树的前心后背,一疙瘩一疙瘩,抱着的、背着的,你守着我,我守着你,几世几代,未曾分开。
我来得刚刚好,老树粗壮的主干虽被风蚀掏空,但厚实的树皮长出新枝,新枝生出新叶,新叶开出新花。你看啊,那白色的小花儿,星子一样,开满枝头,多像一顶新婚凤冠。
这棵雌雄同体的木瓜树,站在窟野河北方,以阳刚之土滋生了阴柔之株,阴阳合抱,世代延续。神木户外爱好者张曦,站在阳光下虔诚仰望。他说,2011年冬徒步山野,找寻古树,偶遇这棵木瓜树。数年来,他一直关注老树,却只摘过果实,未遇见开花。今年,他特意留心,终于守候到古树开花,兴奋之余,欢喜传告。
我便是紧跟着呼告而来,拜谒这盛大的生命欢畅。
木瓜树旁侧,立一块石碑,碑文实录:
岁在辛卯乙亥月下旬九日为异国圣诞洋节,麟州户外运动协会致信网络,各界跟贴参与廿三人,履薄冰涉沙梁,行迹于高原之颠,出没于荒野之中,为时四十八华里,燃七香之余,终至古树。观其形:五七人合抱,根爪裸露,鳞甲多失,连理如舞,据考约两千余年,里人自古视之为神!众皆叹生命之顽强、岁月之沧桑、人寿之渺小,旅途之劳尽失。仰望苍穹,俯侧大地,感兴忧化,遂起护树之念,护一颗树绿一方原野。今故地重游,置碑斯前,述文记之,廖表敬意,实为护树。碑文张曦,冀北匠工。立于庚辰年壬午月。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那个雪冬,天赐吉祥,木瓜树古老而年轻的故事,悄悄揭开面纱,第一次被世人读懂。
新闻推荐
60年邻里情,跟着新家搬回来 瑞昌路三角地棚户区居民回迁新居,11位老邻居再续前缘
居民们聚在一起翻看当年老照片感慨万千。如今居民们回迁到了新小区。瑞昌路三角地棚户区内的老楼。文/图半岛记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