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没回工作微信被辞退
■然玉
7月的一天,晚上22点23分,公司负责人在工作群里要求10分钟内上报当月营业额,不发就辞退。怀有身孕的宁波某餐饮店职工王小姐因已入睡未及时回复。 10分钟后,她被通知辞退,并被拒绝支付上月工资。愤怒之下,她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最终拿到18000元的赔偿金。而这一天距离王小姐被辞退,只有15天时间。(中新社)
因为深夜没在十分钟内回工作微信,怀孕员工竟被老板辞退。对此,涉事公司给出的正式说辞是“王小姐未及时汇报工作”。这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如此奇葩之事,到底是企业负责人一时冲动,还是预谋已久?毕竟众所周知的是,对于怀孕女职工,许多公司素来是当作包袱、堪称负担,一心想着甩之而后快。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怀孕职员动辄得咎,甚至被以“莫须有”的理由扫地出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然了,相对于其他公司暗中使绊、背地出招的心机,这家餐饮店“赶人”的套路实在是简单粗暴。据职能部门认定,该公司至少存在着两处违法:一是没有及时与王小姐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二是在王小姐怀孕期间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该说,本案并不复杂,最终的结果也合乎预期,但是却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这显然是因为其呼应了某种普遍现象和共同情绪。
深夜不回微信被辞退,这固然是极端少见的个案,然而“工作微信”对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的深度渗透,以及由此造成的“隐形加班”乱象却让太多人苦不堪言。
在所谓移动办公、全时办公的职场文化中,公与私的界线早就模糊不清,许多人即便在家里,也要时刻注视着“工作群”的信息,也要随时回应上司的指示。前段时间,媒体曾痛批“领导不走员工不敢下班”之怪现状,而实际上比这更严重的情况是,“领导不下线员工就不敢退出微信”。
对于王小姐的遭遇,许多人实则都感同身受。即便下班之后对工作微信回复不及,也往往会招致种种负面后果。在现代职场,在绝大多数企业,保持对工作微信的即时响应和实时回复,被默认为是员工理所当然的义务。这种变社交媒介为工作平台的做法,被视作纪律和效率的象征,可实际上,这本身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按照法律规定,员工按照单位的要求在上班时间以外完成单位布置的工作,属于加班范畴,企业要支付加班费用。可实际上,微信所主导的“隐形加班”,从来都是无偿的。
居然有人因回复工作微信不及时被辞退,这唤醒了职场中人对“雇主得寸进尺”的警惕与反感。个案所传递的极端样本,俨然让人们预见了某种未来。而这,终究是所有人都不能承受之重。
新闻推荐
看见支付成功界面账户为何没收到钱?警惕不法分子制作假支付界面牟利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就算是年纪较大的市民出门买菜,都会使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