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残疾妻子用歌声唤醒植物人丈夫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8-31 12:21 大字

“就像左手摸右手,还是舍不得放手……”悠扬的旋律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一间简陋的红砖房内响起,唱歌的是52岁的残疾女子张娟,她悉心照料植物人丈夫,用爱终将丈夫唤醒。

生活虽难,报之以歌

记者来到张娟家里时,她正在为朱战军处理弄脏的床铺。她坚持不要记者帮忙,扶着墙一瘸一拐地挪到病床边,趴在他胸口上,两只手分别插到他腋下,因为腿脚使不上力气,只能咬着牙一点点为丈夫挪动位置。之后便是清洗,换新的铺盖,因为夏天炎热,她还细心地为朱战军擦上爽身粉,一番收拾下来已是满头大汗。

2016年年初的一个早晨,幸福的平静被打破,朱战军突然在家晕倒不省人事,最终确定为大面积脑出血。经过三个多月的康复治疗,才能含糊说话。不料当年4月,他又患上严重的脑血栓。大大小小十多次手术下来,朱战军最终还是全身瘫痪、意识不清,进入了植物人状态。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照顾病人的千钧重担,主要落在了张娟身上。朱战军气管被切开,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一两个小时就会返痰,张娟一听到“哼哼”的声音,就要拿仪器为丈夫吸痰,多少个夜晚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白天,张娟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为丈夫翻身、扣背、按摩,做四肢康复,隔三四个小时就要注射一次流食。卧床两年多来,朱战军从没有长过褥疮。

日复一日的照料愁苦而又单调,从年轻起就爱说爱笑的张娟想到了唱歌。在身边人的提醒下,张娟今年年初开始用短视频记录为丈夫唱歌、做复健、喂食、护理等片段,目前已向视频平台上传了700多段。

相遇坚定,相守执着

很多次唱到动情处,张娟都会凝望丈夫,思绪仿佛飘回了27年前起初并不被外人看好、却格外坚定的开始。

1989年,23岁的张娟在葫芦岛某部队小企业做临时工,而此时,同龄的朱战军在部队当后勤兵。正是她动听的歌声和爱说爱笑的爽朗打动了朱战军,有一天,小伙子涨红了脸向她表达爱意。

“我跟他坦承我是残疾人,还现场走给他看。”张娟回忆,原本以为他会退缩,而这位年轻、帅气的士官考虑片刻便说了一句:“不管怎样,我认定了你! ”

朱战军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与张娟领了结婚证。婚后,朱战军复员分配到银行工作,几年后二人有了女儿。在朱战军床头,贴着妻子写的一张字条——“20年前你的选择是无怨无悔,20年后,我的选择是不离不弃,不忘初心,为你守候。 ”

坚守终于迎来了回报,如今,朱战军开始逐渐恢复意识。

内心向上,寻找收获

当初抢救朱战军时,医生曾经问:“照顾这样的病人对于健全人来说都很困难,你有残疾,能坚持下来吗?”张娟当场回答“能!”两年多过去了,她依旧不改这份自立和倔强。偶尔走出家门,张娟还是个热心人。邻居蒋艳梅说,看张姐那份热情、爽朗,很少有人能想到她家里还躺着重病号。在网络平台上,张娟传授复健方法,交流护理心得,碰上心灰意冷的患者家属,她总会现身说法劝导别放弃。

生活艰难,张娟还不忘寻找乐趣。 8月中旬,她将家里安排妥帖,几年来第一次出远门参加第十三届辽宁省残疾人运动会。最终,她将一枚女子站姿投标比赛的银牌带回丈夫身边,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粉丝们。

“就这么累并坚守着,生活中的一丝收获,都会绽放莫大快乐。”一位网友评价说,张娟的故事教人懂得珍惜。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排查安全隐患 保障运输安全

本报讯(通讯员刘强)近期,东郭交通运输管理所进一步加强路政巡查工作,对易发事故路段、易发事故设施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