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开学临近 电信诈骗陷阱要避开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8-17 11:35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许梦源)新学期将至,“准大学生”们即将怀抱憧憬走进高校校园,然而,这段时间也正是电信诈骗的高峰期。

大学生们往往生活经验不足,手边又存有学费、生活费等大额资金,成为了电信诈骗的重点行骗对象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针对大学生的电信诈骗有哪些类型,如何辨别。

交学费、领补助,转账之前要确认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会选择把学费放在银行卡内,转入学校指定的账户当中缴纳学费,然而这样的方式也给了许多电信诈骗犯可趁之机。

学费缴纳诈骗。行骗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学生信息后,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汇款或转账将本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学费直接转入指定账户。遇到这样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与学校、老师、同学等多方确认,不要盲目轻信、随意转账。

助学金诈骗。骗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与学生联络,告知学生符合条件可以领取助学金,但需要通过汇款激活银行卡及账户,要求学生汇款到指定账户。学生及家长如果收到此类助学金发放的电话,应当及时致电学校或教育部门官方电话,核实是否确有其事,防止上当受骗。

订机票、逛淘宝,改签退款留个心

车票、机票退票改签诈骗。为了顺利入学,许多学生和家长会提前进行网络购票,然而也有骗子专门以退票、改签为理由行骗。通过短信告知学生预订的车次或航班因故取消,要求其拨打退票专线,待学生拨打后,骗子将冒充车站、机场的客服人员假意帮助查询可以改签的车次和航班,并以余位不多、时间紧张等为由,要求学生尽快将路费打到指定账户上。遇到此类情况,请尽快致电车站及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确认情况,不要立刻汇款。

通过网购形式采购日用品成了许多大学生的日常习惯,然而,近年来屡次出现骗子获得消费者购物信息后,冒充店铺客服告知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退款,发送特定的退款渠道链接给受害人,然而这些退款渠道实际上是一些网上借贷产品的办理链接,受害人如果点击并按照骗子的指示操作,很可能不仅财产被骗取,还会背上债务。遇到这样的情况,请仔细辨别联系人是否确实为店内客服,即便要退款、退货,也请使用购物平台的官方渠道。

收短信、点链接,钓鱼网站别打开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手段,电信诈骗犯还会冒充公安局、银行、电信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人员,给学生发送信息,称其被卷入某个案件,需要立刻点击指定链接登记个人信息或消除备案等,然而这样的链接大多导向钓鱼网站,一旦进入并输入个人信息后,账户内的资金就会被吸走。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一定要明确,各类机构不会通过短信、电话、链接等方式消除备案或缴纳罚款,遇到这样的情况请第一时间拨打机构官方电话进行确认。

此外,如果收到网络兼职、学生成绩单、体检报告、返还学杂费、帮同学或班主任投票等各类信息,也要尽量与班主任、校方或同学取得直接电话联系,切勿随意点进链接。

新闻推荐

男子餐饮店偷走100元 “自爆”另两起偷盗案

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莫岑通讯员姜新朗)8月16日,记者在市戒毒所内见到“90后”吸毒人员韦某,因没钱买毒品,他从一家餐饮店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