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抓住每只值得解剖的“麻雀”

渭南日报 2018-08-08 01:36 大字

碧桂园又出事了!8月1日,江苏启东市碧桂园大名府别墅区在施工过程中突发大火。今年以来,碧桂园各地在建项目灾祸连连:4月7日、6月24日、7月2日、7月19日、7月26日,其旗下项目都发生了事故。

一而再、再而三,按下葫芦浮起瓢。对于这样的一个伤疤未好就忘痛的“惯犯”,有关部门应该揪住不放,查个底朝天:是不是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关系界限不清、职责不明?是不是现场管理混乱,以包代管、包而不管?是不是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教育流于形式,不按专项方案施工,施工现场违规违章行为普遍?是不是建设、监理等单位未严格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督促整改不力?

建筑施工正处于多事之秋,事故数量已连续9年高居工矿商贸领域榜首。深入解剖碧桂园这只“麻雀”,或能找到建筑施工事故多发频发的种种浅表性疾患和深层次矛盾,并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混沌中,开辟出一条行稳致远的安全发展之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毛泽东同志曾把典型调查生动地比作“解剖麻雀”。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善于运用典型案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解剖麻雀”。抓住每只值得解剖的“麻雀”,从特殊性中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或教训,不仅直抵核心、事半功倍,而且能有的放矢地指导一般、带动全盘。

四川宜宾“7·12”重大爆炸着火事故,仅从已掌握的情况看,就足以让人出离愤怒:未批先建,拒不执行停建指令;边生产边建设,无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生产“两张皮”,明挂羊头暗卖狗肉;“科技”公司无科技,工艺来源不明,设备利旧,管理者素质低下……

无法无天、无知无畏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如此“脏乱差”的企业为啥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应急管理部召开了现场警示会,国务院安委会也予以挂牌督办,相信这只“麻雀”的五脏六腑,在不久之后就会呈现于阳光之下,也相信此次彻查能为危化品综合治理行动提供新招。

“窥一斑而知全豹”“落一叶而知天下秋”。典型案例的“一斑”“一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头脑风暴”后,可以帮助人们见微知著、以此知彼、以所见知所不见,从而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基础上把握整体和趋势。

人们常说,条条规程血染成,不要用血再验证。这些年,安全法规的丰富完善和专项整治的有用管用,从某种角度看,多是事故教训和典型案例的推动。比如,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的规定,就是多次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倒逼。比如,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规定,也是对事故中暴露的“担责不掌权、掌权不担责”现象的拨乱反正。

毋庸讳言,少数地方、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还不重视、不善于“解剖麻雀”,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类:讳疾忌医,怕说出去现丑丢人;大而化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好人主义,“得饶人处且饶人”;作风不实,不愿意一竿子插到底;能力欠缺,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一个典型案例,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胜过许多工作部署。我们要抓住每只值得解剖的“麻雀”,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层层剥笋、步步为营,不发现“病灶”不放手,不开出药方不收工。

(选自《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闻推荐

重庆大足一保姆偷人钱包后假称拾金不昧 监控还原事实真相

在电梯内趁人不备偷走对方钱包,知道警方在找她后称是自己“捡”到的上门归还给失主。目前,涉事的重庆大足区保姆刘某被大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