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企业文化”绝不是什么都能装的筐 话题榜

济宁晚报 2018-07-11 18:12 大字

■本报评论员 陈曦

近年来,在商业圈“企业文化”成了流行词汇,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罢,领导层面对外来采访,言必谈及企业文化;面对内部员工,也常拿企业文化说事儿。如果这“文化”是积极向上的,助推企业良性发展,有利员工健康成长,大伙当然鼓掌欢迎;怕就怕这“文化”有毒,非但起不到啥正面作用,负面效应却影响深远。

近日,在宜昌市夷陵区一婚纱摄影会馆,17名准大学生和中专生打暑期工时,因没有完成业绩,被罚吃生苦瓜和生鸡蛋。店方被投诉后,老板颜女士回应称,这是该店的“企业文化”,自己也带头吃。该店三名正式员工表示,他们都有过吃生苦瓜和生鸡蛋的经历。夷陵区人社局要求该店今后杜绝类似行为。

对业绩不佳的员工,进行侮辱式的惩罚,将之视为培养狼性团队的必经之路,并归于“企业文化”的范畴,这样的事儿,不是个例,而是某些中小企业的“惯例”。例如,某公司为“激励”未完成任务的员工,让其沿人行道下跪爬行;某机构为打造团队“凝聚力”,让多名业绩不佳的女员工跪在台上互扇耳光;某银行在进行培训时,对完不成目标的8名员工“当众打屁股”, 此外还有剃光头等体罚行为……这样哗众取宠的集体闹剧,说白了就是将员工的“颜面”践踏给其他员工、围观者看,管理者希望能达到让受辱者“知耻而后勇”的目的,也让别的员工因忌惮被罚而不得不好好工作,天天向上。

严格说来,这种“奇葩”的企业文化,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种种匪夷所思的惩罚方式,违背了民法总则中有关“人格权”的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人格尊严。“老板自己也带头吃生苦瓜和生鸡蛋”“部分领导也当街下跪过”,这事儿可能不假,但并不能成为开脱的理由。老板或领导“自愿”这么干,和员工“被迫”或“被自愿”受罚,可不是一回事儿。以“欺辱”“霸凌”为主色调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畸形、扭曲、负能量的“文化”,企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总有“栽倒”的一天。员工只要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企业就不得不领罚;而这事儿只要上传网络,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也就荡然无存。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确保一言一行符合法律规范,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与其大搞特搞病态的“狼性文化”,倒不如好好思索一下如何真正落实“人性化管理”,刚柔并济,赏罚分明。员工工作遇到瓶颈,业绩得不到提升,必然有其原因所在,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员工做事懈怠,那没什么好说的,限期不改也只能请他回家了;可有时候,“业绩不佳”不是因为“员工不够努力”,可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比如经济不景气,市场总体需求下降;也可能是管理层的原因,未能把握住商机,决策失误等等。一出问题就拿员工“撒气”,这样的企业格局太小,注定走不远。

企业文化不是筐,别什么都往里面装;尤其是那些糟粕的东西,更不能拿来侮辱“文化”了。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企业,管理层都不会动不动就搬出企业文化,大谈特谈。因为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内化”在员工心灵、“外化”在其行动上的;如果员工打心眼里不认同,甚至是厌恶,管理层讲得再多也是徒劳无益。无论何时,善待员工,永远没有错;因为员工能回馈企业的,是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财富。

企业文化不是筐,别什么都往里面装;尤其是那些糟粕的东西,更不能拿来侮辱“文化”了。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企业,管理层都不会动不动就搬出企业文化,大谈特谈。因为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内化”在员工心灵、“外化”在其行动上的。

新闻推荐

谁在海里撞死我父亲事发大连,在读博士悬赏5万元寻找目击者

事故发生海域。图片来源:《半岛晨报》媒体圈7月6日晚10时,在海边发现父亲的衣物和手机时,不祥的预感在小刘脑海里出现。那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