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科研作物被偷闹剧几时休

西安晚报 2018-07-11 06:35 大字

■夏熊飞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位于浏阳基地的科研玉米被当地村民偷摘。学生称,他们全班科研竞赛实验因此受影响,损失上千万,还有一位同学可能因此不能毕业。10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校方回应称,已调整学生毕业论文试验方案,并加大基地安全建设和科普宣传力度。(7月10日中国新闻网)

接连发生多起科研作物被偷事件,固然有游客、周边村民素质不高,行为不文明以及不了解科研作物价值的因素使然,但也与高校防范措施没有及时跟上有关。

这些科研作物在一般人眼里,与平常的作物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就拿此次被偷的科研玉米来说,湖南农业大学的损失有上千万,但对偷玉米的村民而言,或许就只是一餐美食而已。游客、周边村民不清楚科研作物的价值情有可原,但作为种植方的高校,明知道这些科研作物极其珍贵、价值不菲,而且关系到教学科研甚至学生的毕业,却依然采取“放养”的管理模式,让游客、周边村民轻易就能“成功作案”,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对于这些偷盗科研作物的村民,不能“不知者无罪”,也不该“法不责众”,农大的师生已经报警,那警方也应根据科研基地的损失情况,对参与偷摘玉米的村民进行责任追究。

而更重要的是科研基地的防护措施必须要跟上,修筑围栏围墙、加装监控、加大安保人员配备等都必不可少。“无知无畏”的偷摘者犯事后可能会得到法律的惩处,但对他们的惩处却无法挽回科研方面的损失,所以作为管理方的高校,必须要防患于未然,筑牢第一道防线。不说实现安保的全覆盖,至少也得对一些重点科研作物加大防护力度,别让科研基地真成了任人自由出入的菜园子。这既是对学校科研成果的保护,也是确保学生权益不受侵犯的必要之举。

新闻推荐

建城守乡 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样本

□新华社记者黄鹏飞何雨欣吴剑锋城市之美千姿百态,既在于大都会,也在于中小城市。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近年来,福建晋江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