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同孩子讲规则?, 老师:那是因为大人没有“以身作则”
我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规则的重要性。然而,有多少家长在面对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时候,根本无法执行下去的尴尬?规定只能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结果孩子根本不知道半个小时究竟是多长;规定只能买一件玩具,孩子却认为看中了的玩具就应该买回家……当你无法执行制定好的规则时,是否审视了自己的做法有无漏洞,亦或是有没有以身作则来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
YMG记者王鸿云
“不平等条约”埋下的伏笔
6月初,妞妞在幼儿园里做了视力检查,结果不是很理想,医生建议孩子还要去医院复查。因为视力出现了问题,妞妞妈妈给她制定了一个规则: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多只有半个小时。然而正当妞妞看到最关键的时候,时间到了。妈妈二话不说就关了电视。接下来,就是妞妞与妈妈展开“拉锯战”的时候了。她问妈妈说,我可不可以再多看一会儿?就看是好人还是坏人获胜了就可以。可是妈妈只是告诉妞妞要严格执行规定,否则,一旦破坏了规则,以后连半个小时都不让看。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妈妈以为规则意识在彼此之间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有一天,正专心投入看着动画片的妞妞因为妈妈执意要关电视而嚎啕大哭。“妈妈,你明知道我就差一小会儿就看完结尾了,不知道结尾,我很难过啊!而且你和爸爸每次看电视,都是看完结尾的呀。”
大人约束自己,为孩子做榜样
面对孩子的哭诉,妈妈才意识到,在这段规则中,妈妈因为是大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或者说,站在妞妞的角度上看,这就是一种极为“不平等的条约”。“不平等的条约”在孩子们看来,只有被大人强制约束的不快,而并没有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比如当妞妞妈妈向她科普“坐姿要端正”时,她会问,为什么爸爸却躺在床上看书呢?当大人要求孩子每顿不应该挑食,给什么吃什么,但自己却在买菜的时候挑拣着不爱吃的那些菜;老人们要求孩子说话应该温声细语,不能大吵大闹,自己却不顾场合大声说话;怪罪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太磨蹭,自己却有严重的拖延症……有时,大人们可能以为这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其实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主动以身作则,无疑是帮助孩子遵守规则最好的方法。
违反约定时需要灵活处理
难道孩子超时想要多看几分钟,就是“不可饶恕”的事情?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哪里知道半个小时的长度有多长?有时就连大人也没法做到完全自律,认真执行好每一个约定,何况是孩子,他也是需要通过不停地“自我修炼”,才能最终清楚规则对于自己的意义和作用。可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等原因而放任自流,也是绝对不可取的。那么,当一则规定被打破的时候,首先得先明白孩子是不是故意违约。比如,当一个孩子并不知道半个小时是多久的时候,不妨先让她学习认识时间,弄清楚“半个小时”的时长。这时,我们如果能时刻保持理解、尊重和温和的态度,事情会变得容易处理得多。当然,必要的时候,也要让孩子承担违约的后果。当你发现孩子不是听不懂指令,而是故意为之的时候,就要跟孩子说清楚底线,强调因为违约而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彦美社区记者张媛)近日,秦楼街道烟台路社区通过“五步走”民主协商法解决了一起居民因吃水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