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有话要说“游戏成瘾入病”需对症开方

安徽日报 2018-06-26 11:30 大字

刘振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无节制沉溺于游戏,因过度游戏而忽略其它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等。

消息传开,触动最大的恐怕是家有网游少年的家长,教育起孩子来也更振振有辞:“世卫组织都说这是病,你再玩下去可怎么得了! ”其实,不必对所有玩游戏的孩子都贴上“有病”的标签。世卫组织提出要综合测评,将玩游戏的时间、频率、强度,以及是否丧失了自我行为控制力,让游戏完全支配了生活等纳入考量。相关研究也表明,玩游戏的人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达到致病状态,家长也不必闻“游”色变。

以前,何谓游戏成瘾缺乏统一标准,应对之策也五花八门。现在,有了科学界定,一方面引导人们理性看待,不走极端,不一棍子打倒一大片;另一方面也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加以节制,游戏参与者很容易从休闲娱乐走向着迷上瘾。说起来,这个问题是多年痼疾,以前也开出不少药方,有的家长病急乱投医,将孩子送到戒网瘾 “特色学校”“训练营”,用上了电击、体罚的疗法,孩子遭罪不说,病也不一定能治好。去年,一位老师怒怼“王者荣耀”,引发公众热议,倒逼游戏开发商推出防沉迷系统,但该系统很快被破解。这些药方或不对路,或效力不够,少数青少年因沉迷游戏而耗费巨资、耽误学业的事例仍见诸媒体。

已病的要治病,没病的要预防,无论哪种情况,都得开出正确药方。对孩子,“虎狼之药”“以毒攻毒”必须慎用,一旦造成悲剧则追悔莫及。有些地方、有些时候效力不够,又得加强,否则只是蜻蜓点水地提醒一下,等于变相纵容。再者,治病治根,如果找不出根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只能收一时之效。有必要借“游戏成瘾入病”这一契机,认真把脉,反思以往经验,该改的改,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对症开方。

监管应下好有效治理的 “猛药”。治理游戏市场乱象,仅靠游戏开发商自律显然收效甚微,必须善用法律、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出台强制管理措施,尽快建立游戏“审核分级”制度,将可能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拒之网外”。建立健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审查机制,实名注册、限时游戏、强制下线,而并非仅仅提醒了事。对违反禁令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必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将板子打在失责者身上,才不会让平台的监管责任形同虚设。

对孩子应下好平和的 “调理药”。孩子沉迷虚拟世界,折射出现实世界的某些问题。有的家庭亲情冷漠或过度约束,孩子与家长产生隔阂、对未来感到迷茫,就把网络当成逃避问题、获取情感的重要途径;有的家长自己就是 “游戏迷”“手机控”,为孩子树立起反面榜样。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立竿见影,粗暴地断网、摔手机,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与其一味苛责、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不如一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的健康爱好。孩子在现实中有存在感、归属感,才能逐渐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公共卫生机构应积极研发 “新药”。为什么一些家长要把孩子送到非法的戒网瘾学校?正规医疗机构在戒网瘾方面重视不够、研究不足是重要原因。如今,世卫组织对“游戏成瘾”有详尽的说明和标准,还需要医疗机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常规。遵循科学实践原则,研发出对症“新药”,同时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合规评估,避免暴力治疗手段借此走向明处。

“游戏成瘾入病”只是确立了标准和尺度,开出合理药方治疗需要一定时间,但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现在开始。暑假到来,不妨与孩子“约法三章”,做一个身心健康、有自控能力的“玩家”。

新闻推荐

什么才是微信家长群的正确打开方式?

知多点“排队”点赞、“盖楼”感谢老师、“炫耀式”晒娃、微商代购……原本作为老师发布通知、与家长沟通平台的QQ、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