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做一个工件,都是在和0.01毫米的误差较劲”—— 【劳模故事】卫建平:毫厘之间的较量
前不久,在位于首钢技师学院的北京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内,拿着技师学院学生们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来的零部件,刚刚获得首届“北京大工匠”称号的首钢机电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卫建平,回忆起30年前自己第一次接触数控机床时的情形,“那是1988年,也是首钢公司的第一台数控机床。”卫建平回忆道。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在工业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机床较为依赖手工不同,数控机床使用程序控制,不仅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工人需要编制加工程序,将过去手工完成的加工变成程序代码。对于卫建平来说,每天和庞大的机器打交道,除了有硬功夫,更要有精益求精的匠心。“我们每做一个工件,都是在和0.01毫米的误差较劲。”卫建平认真地说。
从“摇摇把”到编程序
1984年,卫建平从首钢技校毕业,进厂当钳工。那年,他18岁,和所有那个年代进工厂的技校毕业生一样,从学徒工做起,每天跟着师傅。“那时候正是首钢大规模建设的时期,我们的口号是‘三天不卸甲、一天打八仗\’。”卫建平说,不管工作多累,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学习。两年后,他考取了首钢公司机械制造工艺大专班,毕业后进入公司机械厂,当上了车工和铣工。
别人不理解,“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从学徒工干起,到时间就提级加工资,学不学又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几年后,机会来临的那一刻。
1989年,首钢机械厂要加工一件形状比较复杂的工件,设计图纸出来了,但没人能把这个工件加工出来。厂里找来当时技术等级最高的八级老车工,用传统机床干了6天,最终工件还是废品。老师傅摸着紫铜工件,一言未发,默默地离开了。看着老工匠黯然离去的背影,卫建平的心被刺痛了。
当时,首钢机械厂已经有了数控机床。卫建平琢磨着,老工匠做不出来的活儿,并不是手艺不及,而是因为工件形状复杂,超过了人力所能及,但是,在未来,这样的工件需求会越来越多。人工做不出来的,机器能不能干?他决定用数控机床试一试。操作数控机床要先编程,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还是个新鲜事物,更别说编程了。没人教,也没人懂,卫建平对照着使用手册自学,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学习编程序。3天3夜后,程序编出来了,工件也做出来了。于是,厂里的第一代数控机床操作工,非卫建平莫属。
“过去做工件,要靠摇摇把,现在用编程。”卫建平说,“改变的东西太多了,过去功效低,劳动强度大,工件质量也因人不同而千差万别。数控机床就不一样了,做多少个工件都是一个标准,分毫不差。”但是,这也意味着,对机床操作工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要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念大学的机床操作工
当上数控机床操作工的第2年,卫建平就多了一个身份——大学生。他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半工半读的4年中,不管工作多紧张,他从没缺过一次课,最终以全优的成绩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多亏企业为我提供了这么多学习机会。”卫建平感激地说。
有了专业知识,又肯钻研,厂里一有难活儿就会想到卫建平。1999年,原国家冶金局计划将重大科技项目薄板坯连铸设备的核心部件加工国产化,组织全国各单位集体攻关,其中有个部件叫结晶器铜板,部件的图纸,最终到了卫建平手上。
“见过难干的活儿,但没见过这么复杂的活儿!深孔直径9毫米,深是640毫米。”卫建平接受这个结晶器铜板的加工编程任务后,厂里派他到国外学习,过去,这项技术一直依赖进口。
然而,外国人并不让他靠近精密加工车间,反而给他看了门外摆放的结晶器铜板。“那是我们加工的第一件产品,是不合格的废品,摆在这里就是告诉大家,这件产品的加工是有难度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这种活儿,还是得让外国人做。
“我不信中国工人做不出高精尖的加工件!”卫建平憋着这口气,花了1年时间准备,先用蜡做个模型,然后反复测量、计算,上电脑模拟试验,做出深孔。要完成任务,不仅需要计算机技术,还需要数学、力学、金属学、车工等各方面知识,稍有不慎,钻头就会折掉。
最终,全部的编程用了600页,密密麻麻都是数字符号和编码。实际操作时,3台数控机床协同作业,一次成功,通过外方验收。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的加工,如今已经实现国产化,产品被国内多家钢铁企业采用。
知识和技能都要有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的加工项目,在2002年获得国家“九五”重大装备科技成果一等奖,也让卫建平从工人变成了专家,在次年由我国主办的首届奥林匹克数控机床大赛上,他被聘请为专家评委。此后,他曾3次担任全国数控大赛北京队的技术总教练,带领北京队拿下两次团体冠军、9个单项冠军。
与别的工匠不同,卫建平不仅有技能人才序列的高级技师职称,还有专业技术人才序列的高级工程师职称。既念过技校、也读过大学,还编过十几本数控类教材,这样的技能、技术“两栖”经历,让卫建平对于新一代工人的培养有着自己的独到看法。
“卫建平工作室”是北京市首批职工创新工作室,也是当时机械制造行业里的唯一一家。徒弟李建春大学毕业就加入工作室,结果被卫建平派到了加工车间。李建春一脸不解,“大学生还要到车间当工人?”
到了车间,李建春和工人师傅从最简单的装卡、校正学起。两个月后,他终于接到卫建平的电话,“从车间回来吧。”工作室接到任务,完成400毫米板坯连铸机的加工。有了现场工作的基础,李建春跟着卫建平顺利完成了任务,也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不熟悉现场,怎么能完成工艺编制?”
“技校毕业生操作熟练,但知识方面有欠缺;大学毕业生虽然知识丰富,学东西快,但是操作技能有待提高,我们需要的是既有知识储备,又有操作技能的工人。”对于工作室里的两类新人,卫建平都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如今,工作室已经培养出上百名技能人才。为了促进产学结合,发挥工作室的技术创新孵化器作用,实验室开展了校企合作,通过组织现场课堂、导师带徒、技术难题会诊、技术研发等多种活动,开展技术攻关改造和技能培训。
“如今,工作室与学校合作,不仅能为企业提前发现和储备高技能人才,也借助学校的资源,让企业的生产任务事半功倍。”卫建平说。
(制图:张菁)
学习,一直在路上
赵昂
中国电子学会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人。进入新时代,更需要懂技术会编程的工人。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误区,什么工种缺少从业者,就在学校开设新专业,招学生。但是,几年以后学生毕业时,就业市场的供需可能会发生变化。掌握理论但无实践能力初出茅庐的学生能否支撑起工业需求?与此同时,既有的产业工人却面临技术淘汰,该怎么办?
从卫建平讲述的故事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学历从技校生变成了大学生,职称从学徒工跨跃成为高级工程师,通过学习,他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要求都会更高,流水线的变革速度也在加快。我们需要的工人,不能只是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拥有学习和探究能力,这样的能力将受用一生。当然,企业也应当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因为,职工的学习能力和技术进步,最终也将造福于企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铁饭碗,对于工人如此,其它职业亦然。
新闻推荐
谁炮制了黑公关?腾讯和今日头条双双就遭遇“黑公关”事件报案。6月25日上午十时,腾讯公司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腾讯就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