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沉重的民俗风情画

川江都市报 2018-06-25 12:56 大字

川江上流淌着多少往事

◎马卫

桡胡子如何生活的?穿的衲袍,背的棕包,煮的杂食,后来竟然成了火锅。治滩人如何生活?吃的“蓑衣饭”,住的蓼叶棚,喝的“八搭二”。放排人住的啥?崖洞。

《川江往事》是陶灵第二本写川江的散文集,以他亲历的川江生活,真实地记录了川江人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与巨流险滩的抗争,展现了川江人的苦难与挣扎。

陶灵深厚的川江情结,淹漫全书。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川江,我灵魂的栖息之地》。他生于川江,长于川江,每颗细胞都被川江的水浸透。他在自述《川江是一辈子丢不开的情结》中说:“我生在川江边,长在川江边,并在川江边成熟。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常坐在江边的岩石或沙滩上,看来来往往的船只,百看不厌;夏天时在江里洗澡,每每遇到有客轮驶过,一点儿不害羞,光着屁股向船上的旅客挥手,梦想有一天,也坐着轮船出门远行……我心里一直有一种川江情结,久久地在心中激荡。”

陶灵最熟悉的就是川江,最爱的也是川江。所以,他的《川江往事》是他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沉重的情感凝聚。

在《川江往事》中,写川江人生活的部份,让人心疼。因为,川江滩多浪急,求生活不易,海事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多少人的性命付之激流。在川江上沉没的第一艘轮船,是在崆岭滩,死亡有20多人;而最大的一次川江轮船海难事故发生在1942年,竟然有800多人葬身江中。

川江上求生活的桡胡子们,在木船时代,出了门不知道还能不能归还。《孤魂灯》这篇,读后让人久久无法平静心情,揪心的疼。

《川江往事》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地域特色,浓烈的川江风情。陶灵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川江文史资料,而且脚踏实地,走遍川江,花费不少。我陪他走过几次,到云阳的汤溪河看淹没的古桥。

川江人有奇异习俗。比如川江木船开头(起程)前,驾长(掌舵者)在船头备好香盆,先点燃一叠黄表纸,在空中舞动几下,再点上线香。线香没有竹芯,燃时长,寺庙里常用来燃香计时。烧纸点香后,驾长手捉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用刀在鸡脖子一拉,刀两边都必须见血,一下子喷洒出来,一根线地滴在船头,鸡挣扎着一声毙命,便赶紧用手捏住嘴壳子,不再让它发出声响,直到完全断气不再动弹后,才丢在船板上。

桡胡子如何生活的?穿的衲袍,背的棕包,煮的杂食,后来竟然成了火锅。治滩人如何生活?吃的“蓑衣饭”,住的蓼叶棚,喝的“八搭二”。放排人住的啥?崖洞。《老白干与八搭二》,写出了治滩人苦中作乐,《打平伙倒赚羊肉吃》,让人感慨山民的诚实和当时生活的艰难。

陶灵的散文,是一幅幅川江民俗风情画,画出了川江的特色,也画出了川江人的灵魂,充分表达了他对川江的爱,对桡胡子们的同情之心。

逝去的是滔滔江流,流不去的是陶灵对川江的深深眷恋。

新闻推荐

小伙求职不成起贼心 假装员工吃饭又洗澡

5月30日上午,在李营街道某企业,刚下夜班的张先生来到更衣室准备换衣服,发现自己的更衣箱被人撬开。“不止我的,还有5个工友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