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不必读”书单何以引热议

齐鲁晚报 2018-06-06 02:21 大字

□许民彤

前段时间,一则题为“复旦中文系教授写了‘不必读\’书单”的文章在网上炸开了锅。与大家常见的“必读”书目相反,文中列出了诸多作者认为不必读的书,包括“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所有名著的续书”“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等,引起网友热议。

对这个“不必读”书单,原作者严锋很快发文澄清:“我的意思是这世上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书单,专业阅读与非专业阅读的差别非常大……现在流行的书单都是专业人士推荐的书,非专业人士最好长个心眼,别听见风就是雨,也许他的蜜糖,就是你的毒药。”“之所以要开列这个‘不必读\’书单,其实是想强调,这是一个讲究时间成本的时代,也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阅读就更不能够‘一刀切\’,照搬他人的选择。”

那么,究竟该不该开书单?书单消费背后是怎样的阅读心理?此次“不必读”书单一石激起千层浪,恰恰引出了大众对于当下的“书单乱象”、对于读书本质的更深层思考。朋友圈里,我们时时要经历各种名目、各种类型、各种专家开列的书单的“狂轰滥炸”:“一生必读的60本书”“权威专家力荐,2017年最值得读的10本书”“了解中国历史,选这20本书就对了”……事实上,书单中有的书是运营公号的出版机构塞进的“私货”,图书市场上的众多书单实为促销广告。其结果是,很多读者买了无数“必读”书,大多没翻几页就放架子上了。

从读书的文化传统上看,为人推荐阅读的图书,或者热情地开一些书目,是中国读书人向来的风气,为许多读书人所好。时下,我们在文化媒体上也经常看到一些读书大家、作家为读者推荐阅读书目,甚至还出现了“职业配书人”为读者提供定制阅读。为什么书单能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换言之,为什么有读者喜欢照着书单来买书?这其实反映了一种“不怎么读书,唯恐找不到捷径”的阅读焦虑。对于阅读量不够、缺乏明确方向,又总想着要读点“有价值”的书的读者来说,打着“权威”“必读”旗号的书单似乎提供了一条选书的捷径。但事实上,因为不适合自己,买来的书多数便被束之高阁。

事实上,一些书单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有益的参考。钱穆、季羡林等大家都曾列过推荐书单,《纽约书评》《卫报》等全球知名期刊也曾多次广泛征集作家、学者意见,发布好书榜单。这些书单都相对“靠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无论再怎样权威、中肯的书单,也不可能适合每位读者。

上世纪20年代,胡适、梁启超等人均为青年学生列出了国学领域的推荐阅读书目,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许多典籍被列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但鲁迅专门撰文嘲讽一番,而后应友人之邀,又列出了一份学习文学的书单,与胡、梁选书截然不同。这也恰恰佐证了,每个人对书的理解和视角不尽相同,要给出一份“适合所有人的书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为他人开书目,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这多少与阅读是极具个性化、自我化的规律有出入,是无法真正从阅读的本质上反映出阅读的精神的。

林语堂就曾这样说,要想找到自己喜爱的“文字爱人”,必须经过自己的阅读,“一个读者不能由旁人指点着去爱好这个或那个作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也透露曾多次有人让他荐书,均被其婉拒。他认为,人的精力和现实需要毕竟有限,读者要明确所求知识的领域以及自己的程度,然后去找最合适的书。

这些读书大家的阅读都具有鲜明的自我色彩,都是个性化的阅读,他们的趣味、价值观和记忆,构成了他们的私人阅读经验,成为他们每个人无法复制的个人的阅读历史。当下,我们是很缺少这种个性化的阅读的,相反,跟风阅读、炒作阅读却成了如今的一种流行趋势、阅读时尚,甚至成为书界的一种顽疾。这种跟风、炒作的阅读潮流,又怎能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的独特阅读呢?由此看,受读者热捧的“不必读”书单,的确是书单中的一股文化清流,至少能警醒一部分仍热衷于跟风阅读的读者,甚至给图书出版界也带来一种新的思路,能否放开书单,琢磨一下其他的营销新方式呢?

新闻推荐

维持死刑判决报请最高法核准

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站6月4日消息6月4日15时,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的被告人莫焕晶放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