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村里事,无大小

陕西日报 2018-05-29 06:56 大字

  徐新林

  近日,笔者和一位镇干部下村,在村口遇到一位老奶奶。一碰面,老奶奶二话没说,上来就扯住镇干部袖子,到一旁“咬耳朵”说话。原来,老奶奶头天和老伴儿吵嘴,要请这位下村镇干部去劝老伴儿,说老伴儿最听他的话。那位镇干部说,到村里时间久了,都混熟悉了,农户家里大小事都喜欢找他聊聊。

  村里无大事,桩桩家长里短;村里无小事,件件关乎民生。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消费名目繁多、聚众赌博盛行成风、矛盾纠纷拳头比硬……曾经,一些农村陈风陋习盛行,农民离开饭桌便是赌桌,盲目攀比消费。这些小事该怎么办?还有不少农村破旧空房多、畜禽养殖场多、砖瓦窑多,影响环境。农民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盼生存”,现在“盼生态”。这些关乎群众获得感的事,干部又该怎么办?拆除“三多”,涉及“动祖业”“端饭碗”,阻力不会小。怎样找到融洽干群关系的切入点,让群众参与一起干?

  干部换脑子,方可治根子,一些地方的治理经验值得借鉴。制定村规民约,开通广播村村响,兴办文化礼堂,开展村史、家风家训教育,制定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等措施,让传统文化回归,形成用正能量凝聚人、改变人的新风尚。不少基层党组织探索组建村民理事会,开设阳光党务村务窗,把无职党员、老干部等乡贤重新组织起来发挥热量,这些做法既管用又奏效。正是有许许多多肯吃苦、有干劲、懂群众的基层干部,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把群众的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办,才有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

  诚然,一些基层干部口里虽然经常念叨“群众利益无小事”,可是,到实际工作的时候,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阻力就埋怨,埋怨群众刁蛮不讲理,埋怨工作难度大,埋怨说话没人理会。

  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干部自身。有的基层干部上面催促才下村里逛一圈,不常与农民交流,不帮农民解决困难。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有的干部戴顶草帽站在田头,与在田间劳作的农民照个相,就算与农民同劳动。久而久之,这样的干部对村里的人和事不熟悉、不了解,引起群众反感,说话群众自然不听。

  在电影《焦裕禄》中,县委书记焦裕禄经常参加群众会议,瓜棚里、村民屋里,随时随地聚在一起,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难题。因此,只有那些经常沉在农民群众中间,与农民同乐同忧,帮农民出谋划策,把农民鸡毛蒜皮的事当作大事去办,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与农民建立亲情、感情的干部,农民才喜欢和他们“扯袖子”“咬耳朵”。这样的干部在村里,受农民尊敬和爱戴,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基层干部要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就要多与农民“扯袖子”“咬耳朵”,就要将群众的大小事全挂在心上。干部与农民熟,对农民亲,农民才会有与干部的亲热劲儿,干部服务农民就有能量,在农民心里才有分量。

新闻推荐

向日葵小课堂,社工在您身边

人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营造社区良好的学习氛围,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