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营养+运动 平衡促健康 市疾控中心发出学生营养膳食行为核心提示

商洛日报 2018-05-22 07:39 大字

  学生阶段是青少年培养良好品德、增长知识的时段,也是身体发育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饮食习惯、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目前的身体发育,也关系到一生的健康,不良的饮食习惯会成为成年后许多疾病的诱因。市疾控中心向处于身体发育特殊时期的广大学生温馨推荐“学生营养膳食行为核心提示”:

  一、了解和认识食物

  学龄儿童应积极学习营养健康知识,了解和认识食物及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膳食的生活技能,提高营养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学校应开设符合学龄儿童特点的营养与健康教育相关课程,营造校园营养环境。

  二、一日三餐,吃好早餐

  学龄儿童的一日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两餐间隔4-6小时,做到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为宜,进餐时细嚼慢咽。进食速度过快、不吃早餐,会影响认知能力,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每天吃早餐,并保障早餐营养充足。

  三、经常运动,防控超重与肥胖

  学龄儿童要尽可能减少久坐少动和视屏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开展多样化的身体活动,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最好10分钟以上。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让学龄儿童了解久坐不动和长时间看视屏带来的危害,提醒他们每坐一小时,都要进行身体活动。

  四、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荤素搭配

  学龄儿童就餐时要摄入充足的谷类,搭配足量的新鲜蔬菜、适量的鱼禽肉蛋。可采用多种烹调加工方法将谷物制作成不同的口味、风味的主食,如烙饼、饺子、包子、面包、米粥等;增加薯类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鱼禽肉蛋食物不宜过多,做到荤素搭配,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五、保证奶类摄入,经常吃豆类

  学龄儿童要天天喝奶,每天摄入奶或奶制品300毫升及以上,可以选择鲜奶、酸奶、奶粉或奶酪。经常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海鱼、蛋黄等食物,适当在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促进体内形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利用。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可用不同的豆类食物,既变换口味又满足营养需求。

  六、每天足量喝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学龄儿童每天应少量多次、足量喝清洁的饮用水,首选白开水,建议6岁儿童每天饮水800毫升;7-10岁每天饮水1000毫升;11-13岁男生每天饮水1300毫升,女生每天饮水1100毫升;14-17岁男生每天饮水1400毫升,女生每天饮水1200毫升。在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时应适量增加饮水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

  七、合理选择零食

  学龄儿童要选择干净卫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作为零食,并考虑尽量正餐不能包含的一些食物。如新鲜水果、奶类和坚果等;油炸、含盐高,或含糖高的食品不宜作为零食,如糖果、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烧烤食物等,更不能选择“三无”产品。吃零食的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宜,两餐之间可以吃少量零食,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

  八、珍惜食物,不浪费食物

  家长和老师要教导儿童了解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和风俗,传承优秀的饮食文化,注意培养餐桌礼仪,培养儿童怀着感恩的心享受每一餐饭,教会儿童珍惜食物,保护环境,从“光盘行动”做起,不剩饭菜,在外就餐点菜要适量,不要铺张浪费。(通讯员 何升印)

新闻推荐

用坚强和不离不弃撑起一个家

郭俊华,天津市宝坻区天星皮革厂工人。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然而这一切都在丈夫患白血病之后被打破了。2013年10月,丈夫病情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