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体检行业需要经常性“体检”

西安晚报 2018-05-22 05:17 大字

■张海英

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一批设施精良的体检机构应运而生,成为守护人们健康的一道防线。然而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少等原因,体检机构良莠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体检机构表面“薄利多销”,实际“等鱼咬钩”。(5月21日新华社)

尽管2009年原卫生部颁发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把体检行业关进制度笼子,但是,一来,经过近10年快速发展,这一规定准入门槛已严重低于今天体检行业的发展水平;二来,这一规定落实效果也不太理想。比如体检乱象长期存在,但很少看到有关部门对这个行业进行专项治理。

在网上检索相关关键词,“最新”有关治理的消息是,2011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对健康体检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这说明体检乱象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次媒体揭露的问题,并非来自监管部门,而是记者“体检”发现的,是相关业内人士、体验者以及司法案例揭开了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记者“体检”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但体检行业绝不能依靠记者来“体检”,因为媒体监督未必能覆盖到所有细分行业,而且媒体监督也代替不了卫生监管。只有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对体检机构进行抽查抽检,才能形成有效震慑力,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当然,完善相关制度是规范行业的基础。

有案例显示,体检机构利润十分可观。以成立于2004年9月的某体检机构为例,至2011年,短短6年发展,收入5.7亿元,净利润高达8713万元。而高利润的背后,该机构招股说明书披露,“从2007年来,每年投诉人数超过200人,并与客户发生多起重大服务纠纷,以及一起医疗事故”。

可见,健康体检行业并不“健康”,而有“病”的行业,有的企业恐怕不会真正对受检者健康负责。鉴于该行业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益,其企业健康与否不是小事,所以急需有关部门建立经常性“体检”机制(明察暗访机制),让体检行业在为消费者体检的同时,也受到监管部门“体检”。

新闻推荐

晋江检方: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完成一定的社会服务 可不起诉

“通过这件事情,我认识到犯罪的成本太高了,让家人为我担忧了这么久,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前程,一时冲动太不划算了。在从事这些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