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由“黑”变“绿” 好生态引来游人如织

泸州日报 2018-05-09 11:40 大字

■特约记者 孔芒

记者 罗森波 周丽 王宗琪 陈俊宇

5月7日,毕节市旅发委副调研员安黔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小长假,川渝、粤桂等地的客人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进入毕节,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202万人次,同比增长29.88%。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涌入乌蒙山深处的毕节?记者很好奇。

安黔说,以前毕节也面临着旅游规划建设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产业配套不足、管理服务不优等“短板”。后来,毕节以构建全域旅游优质服务体系为抓手,全方位开展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六心”行动,既促进旅游井喷式发展,又让城乡群众获得了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前,毕节山高坡陡、地形破碎,造成吃不饱就开荒、开了荒水土便不保的恶性循环。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五子登科”就是地道的生态保护“毕节造”: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拴带子、坡土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在此推动下,截至去年底,毕节森林覆盖率达52.8%,全市‘由黑变绿\’。”毕节市林业局法规科科长张晓峰介绍。

近年来,毕节“铁公机”立体交通网形成,困扰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被打破,全域旅游的资源禀赋优势、“快旅漫游”的区位交通优势、旅游业发展的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好生态、大交通带动了毕节旅游业持续井喷,百里杜鹃、韭菜坪等景区花季卖“花”,余下的季节卖“空气”,四季游人不减。

如今,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毕节带动农户脱贫增收的支柱型产业,旅游季也成为群众的“挣钱季”。在毕节各县区的广大乡村,群众开办农家乐、乡村旅馆,出售时鲜土特产,发展运输服务业……群众挣钱方法越来越多,收入节节攀升,本地土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旅游商品销售走旺。

成贵高铁明年就将开通,届时更多游客前往毕节变得很快,离开毕节也更快。如何留住游客的脚步?毕节已经开始提前谋划新项目新产品。“比如我们在百里杜鹃景区以避暑季活动为契机,丰富旅游业态,相继推出了彝山花谷彩虹桥、心形观景平台、植物迷宫、玻璃吊桥、索道、风车走廊等新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游赏场所,景区逐步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复合型的避暑休闲旅游转变。”毕节市旅发委市场推广科工作人员王俊苹透露。

新闻推荐

广州公安关于云联惠黄明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通告

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官方网站云联商城www.yunlianhui.cn,简称:云联惠)黄明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已被我局立案调查,为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打击犯罪,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