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带我做公益 的哥讲述与本报的难忘情缘
出车间隙刘师傅读报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每天出车的时候,刘建贵总爱带上一份《三秦都市报》,开车累了便翻开看看。
“报纸上的内容丰富多样,出车间隙,休息时间,看一看能很好地打发时间。不光我爱看,我拉的乘客上车后也会放下手机看看报纸,读读时事新闻,了解一下天下大事,挺好。”
结缘:好人好事被报道 因此爱上读报
刘建贵跟《三秦都市报》结缘是在2012年秋季。“那天我回车队有事,队里恰好在征集好人好事,我那几天救了一个从传销窝点逃出来的河南小伙,就给领导讲了一下。”刘建贵说,就在自己讲述的过程中,房间里来了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她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完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又问了他一些问题。
“我当时讲完后还要跑车就匆匆走了。没想到第二天《三秦都市报》刊发了我救人的事迹。”刘建贵这才知道,之前见到的那位女士,是《三秦都市报》的首席记者姬娜。
刘建贵从此一有空就买份报纸翻翻,看看上面又登了什么正能量新闻。第二年,他索性专门订了一份《三秦都市报》,从此将读报当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故事:因为报纸 的哥成了公益志愿者
2015年,《三秦都市报》开设了“公益记者”微信公众号,曾经报道过他的记者是这个账号的负责人,刘建贵第一时间与她联系,表示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本报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
此后的两三年间,报社组织的每一场活动,几乎都能见到刘建贵跑前跑后的身影。看望留守儿童,守护母亲河……
“别人都当我是为了支持回报这份曾经报道过我的报纸,其实对我而言,是《三秦都市报》给了我一个可以做好事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回馈社会,我很感激。”刘建贵向记者讲述了藏在自己心里的一些感动和伤痛。“我的女儿是个脑瘫儿,23岁了智力仅相当于十几岁的孩子。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善意,得到了许多帮助。”
刘建贵说,孩子前后做了4次手术,有一次手术费迟迟凑不齐,车队的同事自发给他捐款。更让他感动的是,小区里一个孩子得知他的遭遇后,问爸爸要了5元钱郑重地交到了他手上。
“这些善意和帮助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很早以前我就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好人,回报社会。三秦都市报恰好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在回馈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格外坚定平和。”刘建贵还向记者分享了一件这份报纸让他打心眼里感激得事情。“我女儿打小爱唱歌,有一个舞台梦。去年5月20日,报社组织‘520公益季’活动,我试着问能不能让我女儿上台去唱首歌,报社领导一听就同意了我的请求,圆了孩子的舞台梦。”刘建贵表示,这条公益路,自己会坚定地走下去。
三秦都市报等你讲故事
一张张报纸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更替,更记录着媒体工作者的心血和读者的情感。本报开设专栏《我与三秦报的故事》,倾听广大读者讲述阅读报纸的心得和感触,并将抽取10名幸运读者,每人送上一部智能手机,赠订一份报纸。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故事与我们分享,请拨打本报热线965369或@三秦都市报、三秦网与我们联系。本报记者张晴悦
我与三秦都市报的故事
新闻推荐
北京海淀区的连先生安装防盗门时,噪声吵醒了正在睡觉的邻居李某。一个小时后,李某意外死亡。李某家属将连先生、两名安装工人及防盗门生产厂家诉至法院,认为是噪声造成了李某的死亡,索赔129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