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订回T”咋就成了笑话? 话题榜
■本报评论员 陈曦
“刷卡免年费,超高取现额度”、“周三狂欢,全场半价”、“限时抢购,参与有礼”……这年头,谁没收到过一打又一打的垃圾短信呢?尤其每逢双11、618之类的网络购物节,一天收到几十条垃圾短信“绝不是梦”。这类短信在推销商品、服务之余,都会附上一条“温馨提示”:退订回T;然而,当不堪其扰的手机用户真的按提示回复后,却发现非但没能退订掉垃圾短信,反而收到了更多的促销推送。
近日,有媒体记者以商家名义暗访短信代发平台,试图找出“退订回T”背后的秘密,收到的答复简直让人“欲哭无泪”:“就算用户回几百遍‘T’,也没用。”而用户的退订回复,有时反而会被后台认定为“活跃用户”,甚至被暗中执行“同意”或是“注册”等操作,提升推送垃圾短信的频率。对此,网络安全专家建议,出于安全考虑,建议用户不回复或是“黑名单”处理。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一种消极的应对之策,用户还是会收到来自不同商家、不同号码的垃圾短信,只不过是数量多与少的问题。
早在2015年,工信部在对外公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消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可现实却极其讽刺,手机用户收的垃圾促销短信不是年年减少,而是年年激增;很多商家为了规避风险,“例行公事”加上的短信退订方式,反倒成了鉴别“活跃”与“非活跃”用户的潜在法宝,成了手机用户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去的“套路”。而更为“魔幻”的是,打擦边球的商家,做灰色生意的短信代理平台,极少甚至压根不会受到任何惩处,违法违规成本之低,令人“无力吐槽”;相反,深受垃圾短信之害的手机用户,却常常被质疑“是不是泄露了个人信息”,被教导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何以“无视”应对来自商家的短信骚扰。
事实上,垃圾短信之恶有目共睹,总让手机用户防范,而不去严厉打击“施恶者”,有点说不过去吧?在未来,是不是应当强化监管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许多用户被垃圾短信骚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信息网络买卖已成利益链,只要你在网络上购过物、发过快递,都有可能被记录过姓名、地址、电话,这类隐私信息被打包卖给中介,再经重重转手卖给需要发展客户的商家。斩断个人隐私非法交易,是破解垃圾短信泛滥的第一步。其次,对违规发送不良广告、促销信息的商家,以及帮助其实现垃圾短信群发的代理平台,必须依法严惩之,只有对各利益主体的违法处罚远超其违法所获收益,才能产生足够的震慑力。最后,对纵容垃圾短信的电信运营商也当追究责任,敦促其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屏蔽关键词阻止相关信息的群发,并对违规发送者实施封号处理。
“垃圾短信,人人喊打”,而怎么最大限度地利用受害用户愤怒的力量,也是一门学问。公安机关、工信部门或可联系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商,共同建立健全“垃圾信息投诉受理制”,让投诉电话、举报网站真正发挥作用,让群众提供的每条线索都能得到及时而妥善的处理,让垃圾短信逐渐减少乃至彻底消失。
对违规发送不良广告、促销信息的商家,以及帮助其实现垃圾短信群发的代理平台,必须依法严惩之,只有对各利益主体的违法处罚远超其违法所获收益,才能产生足够的震慑力。
新闻推荐
消费者叫个外卖只要几块钱,骑手跑得快能日进千元,商家选了滴滴就不能用美团……近日,在江苏无锡,滴滴、美团和饿了么三大平台上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外卖混战”。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外卖平台的补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