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囧”到“尬”
几天前,朋友问:网络聊天里出现的“尬酒”“尬舞”“尬聊”是什么意思?我不假思索地答,真不懂的话,就照几年前火爆网络的热字“囧”去理解吧。
果不其然,恶补时下热字“尬”的“新知识”后,我发现,若以为“尬”就是“尴尬”之意,那就太低估网络达人们的想象力了。
其实,并不是“尬”这个字热,而是“尬×”的词组很火爆:交流勉强、对话无趣的“尬聊”,演技“辣眼”不忍直视的“尬演”,“一言不合”端起酒杯就碰的“尬酒”……我想,“尬×”之所以成为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与曾经火爆的“囧×”一样,主要是其为我们生活中似曾相识却又不好描述的场景赋予了既贴切又接地气的形象概括。
是否记得“囧”字,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其原义是“光明、明亮、光”,被开发成网络热字后,便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尴尬、困窘”之意。当时,“囧”的火爆就曾经引起了争议。反对者认为其歪曲了原义,用来恶搞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而赞同者却觉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度关注“囧”这样的生僻字,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播,网络语言对汉字、方块字的重新解读也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播现象。
我赞成生僻字新用。以“怼”这个时下仍流行的会意字为例,作为中原文化的舞阳方言(怼在河南方言里的读音是第三声,且用法广泛,可以表示吃、喝、干杯的意思;也可以表示买;拿了什么东西;还可以表示干活),“怼”被网民发掘后,迅速成为一个万能动词,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只要和动作有关的词,如吃、喝、拿、打、干、弄、揍、抓等动词均可用“怼”来代替。网络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怼人”(含收拾、批评等意思),似乎比用“骂”“斥”“打”等字更有意境。
据说,“尬”的火爆跟“囧”“怼”等一样,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以“尬舞”为例,其本源是“较舞”,闽南话有比拼舞技的意思。在闽南语中,将“较”读作gà,在内地引用传播时,许多人知其音却不知其字,索性找了一个同音字来替代,于是就造出“尬舞”一词。不料,新造的词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从少年街舞竞技,到老年广场舞的比拼,“尬舞”一词不断地被现实演绎,比舞之风盛行一时。不过,随着人们使用场景的切换,“尬×”词语的意义也不断生发出新的内涵。譬如眼下的“尬舞”,早已不是比拼舞技之本意了,而是渗透着“尬”的本意——令人尴尬的舞蹈。“尬唱”“尬演”“尬夸”“尬酒”“尬聊”等,都更多蕴含了“尴尬”之意,这也许才是“尬×”的核心气质。
毋庸置疑,昔日生僻的“囧”“怼”“尬”等字成为网络热词,是年轻人用轻松心态面对压力、调节尴尬,进而“放飞自我”的一种方式,这令偏爱转发“鸡汤文”的中老年网民,以及言行举止讲究内敛、稍有不当便要“三省吾身”的中老年人很不适应很不理解。仔细一想,其折射出来的就是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心态观念的差异。
难道不是吗?在压力愈增、变革迅速的新时代,行进在奋斗的路上,与其因为怕出现尴尬而伪装出虚浮的客套、违心的表态,以及压抑着满腔怨气,不如大大方方地面对压力、直面人生,用自嘲和幽默的心态来调整生活的节奏,调侃生存的压力,使自己更接地气更真实更轻松地活着,这何尝不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一种勇于挑战的进取意识?因此,从“囧”到“尬”,一路“热”过来的生僻汉字,所展示的不仅仅是现代人、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也揭示了社会的进步、人们心理的变化和成长。
新闻推荐
我国设立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上海一男子捕杀37只野生鸟被公诉三名犯人杀害狱警未遂一人被改为死刑立即执行澳门举行戊戌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活动有能力挫败任何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