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成唐僧肉”折射监管短板 话题榜
■本报评论员 陈曦
权威数据显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最近,许多网友爆料,一些商业机构在国家医保资金上,打起了黑心算盘。海南省三亚市的部分医保定点药店,摇身一变成了“生活大超市”, 药店里摆放的不仅有药品,还有锅碗瓢盆、床单被套、五谷杂粮等等,生意很是红火。
医保定点药店卖起了生活用品,而且价格普遍高于超市零售价,消费者为什么还趋之若鹜,甘当“冤大头”呢?原因显而易见,消费者手里握着的医保卡里有不少的钱款,但只能用在买药看病上,而不能被取现或挪作他用,有人就觉得“医保卡的钱,不花就作废了。”哪怕明知道定点药店是违规卖货,还加价出售,也愿意把卡里的钱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立马能用得上的商品。有的消费者甚至觉得自个是沾了便宜,毕竟不用出一分钱的现金,就能“收获满满”,他们乐于“照顾”这些药店的生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定点药店而言,单纯卖药可能一天也卖不了多少钱,可是一旦卖起杂货来,销量可是“蹭蹭蹭”地往上涨,利润也高多了,越卖越开心。而在发票的开具上,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监管,店里也是动足了脑筋,比如将蟑螂药开成了复方感冒灵颗粒;将马桶清洁剂开成了复方板蓝根颗粒;将椰子糕、椰子糖等食品开成了穿心莲滴丸……在“瞒上”的手段上,牟利者总是不缺乏“后天炼成”的小聪明、小伎俩。而各地区医保中心与药店进行资金结算时,往往采取网上审核的手段,几乎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猫腻,药店得逞的背后,是公共利益的受损,甚至影响到整个医保体系的健康运行。
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保障公民在患有疾病时,能依法从国家、社会获得相应的物质帮助;而医保卡的存在,有助于公民支付药店购药和门诊医疗费用,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一环。但如今,小小的医保卡,竟成了定点药店眼里的“唐僧肉”,谁都想咬上一大口。事实上,多地早都明确规定,定点药店不准将不属于医保目录的药品或物品费用列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否则就涉嫌滥用医保基金,一旦被抓住,后果很严重。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定点药店并没有把这样的规定当回事儿;而有关部门也并没有尽到百分百的监管责任,有的表示“鞭长莫及”,有的声称“不愿多管”,尤其是涉及到医保基金的异地结算问题,两地部门之间非但没有建立起互通有无、团结协作的紧密往来,反倒是相互推诿,都不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整治乱象。
医保卡里的钱能否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不仅关系到持卡人的个人利益,而且事关医保体系里的公共利益,甚至间接影响着民生的福祉。显然,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定点药店都是“正派”的药店,而今,为了牟利而无视道德、法律的商家比比皆是;可我们是不是能指望,监管部门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堵住医保漏洞,严惩医保蛀虫呢?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如今,为了牟利而无视道德、法律的商家比比皆是;可我们是不是能指望,监管部门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堵住医保漏洞,严惩医保蛀虫呢?
新闻推荐
宣传上说是名师授课,但实际上教师不仅谈不上名师,而且还频繁更换,上课内容也一直跑偏。为此,下沙的张同学要求培训机构退还自己刚交的一万多元学费。然而,对方却迟迟不肯退钱,直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