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近日,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

宝鸡日报 2018-01-26 17:26 大字

看到教育部发布的这个消息后,大学毕业一年多,刚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梁静最先为之拍手叫好。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经过了千百年的积淀之后,流传下来并能入选课本的都是古诗词中的精华所在,可谓字字珠玑。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古诗词是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最有效途径,能激发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新课标不但提高了古诗词的篇目,而且从诵读成为背诵,可以看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重视。”

不过在高兴之余,梁静也有了自己的担忧。

“从 14篇到 72篇,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绝对是个挑战。要教会学生,首先我们老师要把这些入选的古诗词学会学透,而且想要把古诗词教好,旁征博引那是免不了的,那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古诗词。”

其实压力不只来自在职的老师,大学生朱飞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而且是一名师范类学生,在他看来,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会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也必然会成为大家相互交流的话题,这对于他这样将来可能从事语文教学的大学生来说,压力陡增。

“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满腹经纶,这是我所希望遇到的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所以我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这样的人。在大学里我们接触的知识很多,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还是不够深。”朱飞说,“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的趋势,所以今后我要认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力争以后成为学生满意的语文老师。”

除了直接从事教育的人之外,不少从事教育周边服务的人,也感受到了这次新课标所带来的变化。

帖军在市区开了一家书店,虽然销售教辅书让他近几年生意红火,但他还是决定过完年后,专门在店里腾出地方来,摆放古诗词方面的书籍。“我在很多大城市看到,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学的主流,全面培养才是最终目标。而且随着考试政策的不断变化,熟悉人文历史经典,培养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必然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这改变的不会只是教育教学,改变的将是整个教育行业涉及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中的一环,我认为我有这个责任,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帖军说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直是张菲读书的原则,只求看过一眼,偶尔和朋友聊天时能用上装装学识渊博的样子就好,至于深层次的解读则是专业人士的工作,和自己无关。

张菲认为,“如今是快餐文化,凡事灌个耳音,与朋友聊天时不至于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行了,简单来说,装装样子就可以了,也没人在乎你是不是学识广、见识深。”

中华诗词大会结束后,张菲的看法有了改变。“看了节目才知道,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个什么概念,也才明白和真正懂行的人在一起,靠自己左一耳朵右一耳朵听来的,可以用来装一装的知识有多么浅薄。”

张菲的观点,认同的人不少。

在中华诗词大会上赢得许多赞誉的武亦姝,她的母校有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他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学生中推广《传统文化读本》。不过十几年下来,在现有教育状态下,推广这套读本的过程并不容易。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是一个很简单、很实用的因素。

有的学生表示 :“高考语文一共才 6分默写分,但你用来背书的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分数早回来了!”“背完大纲要求篇目已经很累了,哪有精力学习课外古诗词!”“我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吗?”

学生讨厌用背诵的方式学习古诗词,同样也讨厌让他们背古诗词的老师,刘璇就是这样一位被学生讨厌的人。原因很简单,她总要求学生们背诵古诗文,而且篇目远远超出了旧课标中的数量。

“我让学生们背古诗词,是来自于我的切身感受。小时候,我被家长要求背古诗,背不会就打,那时候忍受着痛苦背下来的古诗,让我今天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良多,所以我才要求学生们背诵。可惜效果并不好,我也没办法让他们信服将来古诗词会有多重要。”

同样,黄荣华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给学生的解释是,身为中国人,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而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应该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

黄荣华坦陈,有的家长认为“古诗词教育见效太慢,而且对考试无益”,阻挡了古诗词教育的发展。

怎么从借用古诗词,假装有文化,到形成自觉学习古诗词的良好氛围,道路仍旧曲折漫长。

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如何教好古诗词”的专业论文,但理论知识的完备,掩盖不了古诗词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黄荣华认为,学生之所以会认为背诵古诗词那么痛苦,更多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不同,阅读、记忆与自己的生活脱节的作品是很困难的。“不考试时,学生总感觉自己什么都会,语文是最简单的。结果考试出来,很多知识点都没掌握。但没几天,‘语文简单\’的感觉又会占据主导,这让语文教学总是在低谷徘徊。”刘璇说道。

课堂内容与生活内容脱节,是刘璇认为古诗词教育难以在学生们中间建立起兴趣点的最主要原因。“我也知道曾经有人写了一篇《赤兔之死》的高考作文得了满分,但我们平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阅读,也没有那么高的古文水平。古诗词对我们来说,只是偶尔开玩笑时用一用。”正在读高二的小燕很喜欢古诗词,以前曾坚持每晚睡前读一首诗或者一篇古文,但在繁重的课内外学习压力下,她开始放弃了。“兴趣爱好比起更实在的分数,我还是选择后者。”

学生面对古诗词的态度,基本上也代表了家长的态度。“我孩子今年要中考,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快十二点了,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再挤出时间来读古诗词了。一是学古诗词耗费时间长,二是就算学了,考试时也不见得能提高多少分。至于大家说的阅读古诗词能提高生活品味,是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根本没心思考虑这些。”一位家长说道。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手机软件的丰富,很多软件开始把包括古诗词在内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囊括其中,让人们在更轻松的状态下学习传统文化。“我手机上有猜成语过关的游戏,还有一些答题软件可以丰富我的传统知识,只有为传统文化继承寻找到更轻松的方式,才能建立起好的学习氛围,也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张菲说道。

新闻推荐

发改委:同意136亿元新建云南弥勒至蒙自铁路调整建设方案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做出批复,为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同意新建弥勒至蒙自铁路调整建设方案。线路北起云桂铁路弥勒站,途经弥勒市、开远市,南至红河州蒙自市,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