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拉大板车是个技术活 待遇不错

成都晚报 2018-01-18 06:30 大字

○张浩明

成都市内“解放牌”汽车还是稀罕之物时,大件运输主要靠一种叫大板车的人力车子。大板车有四五米长,两米多宽,两个轮子是胶胎打气,车轮很粗大。一部大板车要五至七人拉,首先得有一人掌车杠,行话叫掌“中杠”,有掌舵之意。中杠两边有两个人肩上挎着用麻编织的背绊,行话叫拉“飞蛾儿”,“飞蛾儿”还可分前中后,一边配置两人;所有“飞蛾儿”都听中杠指挥,组成一个拉车的团队,劲往一处使。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中杠”,大名隐去,因为人们都爱叫他“廖中杠”或廖师。廖师四十上下,皮肤黑,壮实。他本是国军中的起义人员,领衔中校,职务团副,技术职称为“技正”,是个技术军官,他本是学化工的大学生。老廖身板挺直,始终保持着军人风度。对于他拉大板车不仅毫无怨言,甚至可说心安理得。他衷心拥护新政权,学习时一再表示加强思想改造,干好搬运工作,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再说拉大板车粮食定量高,收入不比一般厂矿工人低,一句话好好干。

由于老廖有文化,干活认真,他拉的那辆大板车由他负责掌中杠,车子的平衡度他掌握得很好,上坡下坡由他统一指挥,几个“飞蛾儿”也认真配合,从未出过事故,任务月月保质保量完成。一般小厂的车床冲床甚至铣床这些任务都分配给老廖的大板车。上下机床等重型设备,要搭厚厚的木板,搬运工称之打“跳板”。从库房接货出来,先要用两个铁滚筒放在地上,然后铺上木板,几个人把机床慢慢抬出来搁在木板上,再撬动铁滚筒缓缓向前挪动,到了车边又须将车身放平,又搭上跳板,把机床抬起来放在车身中间,等试好平衡,老廖叫几个伙计拿出粗粗的绳子,把车床捆得扎实,不能有丝毫晃动。上路时大家听老廖指挥,有时还喊起号子,悠悠扬扬,步调一致,不快不慢安全第一。到了厂里,从板车上解下绳子,把车床抬下来,又重新铺上滚筒和木板,慢慢撬动,一分一寸地挪动到厂里需要安装的地方……等工厂负责人签字盖好公章交割完毕,再回单位接下一单货。

老廖干这活一干就干到1975年,那年中央对国民党原旧军政人员团以上军衔校官以上全部实行特赦,老廖刚好上线,而这年他也快60了。但身体没毛病,精神状态也很好。老廖家还贴有搬运公司发给他的奖状。老廖特赦后还落实了政策,又重新分到一家无线电厂做表面处理的工程师,这一职称与他从前的职称“技正”为同一级别,只不过称谓相异。厂里领导关心他,对他说“你想来上班就来,不想来就好好休息,保养好身体”。但老廖闲不下来,仍坚持上班,还为新单位搞了几项小的技术革新。他在城南的一处房产也落实政策归还与他,他又参加了民主党派,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络“水军”严重扭曲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效果

“在家轻松赚钱”“动动手指就能挣钱”——这些网上常见的“兼职”,其本质就是当“水军”。互联网时代,网络“水军”能瞬间让某个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阅读量过10万,也能短时间内让一段视频观看量过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