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市中区法院“品质法院”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济南日报 2018-01-17 14:08 大字

2017年,市中区法院切实增强省会意识,以建设一流“品质法院”为主线,全面做好改革、办案、服务大局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收结案件居全市第一,“网约车第一案”入选“中国行政诉讼十大案件”,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做实民生品质,不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民生司法,打造“最有温度的法院”。诉讼服务更便捷、更贴心、更温暖。坚持凡案必立、有诉必理。推行一站服务、一键服务,建成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全年为7万人次提供司法服务。打造阳光司法、温情司法,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在线查询自己案件信息,监督评议法官作风。加大司法救助,依法为47名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用34万元,发放救助资金130万元,让弱势群体乐享法治温暖。强化民生审理、民生执行,公正、及时审执结1736件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案件,为433名农民工追回报酬3000万元。

■精准服务大局,助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大局服务更精准、更到位、更有效。出台并落实《关于为品质之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成立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重点工作服务中心和“青年法官服务团”,开通全省首个“创客”法律服务热线。坚持“依法有法办”,主动对接兴隆片区改造、大涧东大涧西综合整治、刘长山路拓宽、经四纬一旧城更新等项目提出30余条规范拆迁主体、程序的建议,促进依法、阳光拆迁。快立、快审、快结23件涉重点工作案件,对区政府申请非诉执行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依法审查,全力支持。助力环境品质更美,审结涉拆违拆临行政案件12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制作《行政审判白皮书》,为法治政府建设建言献策。

■深化司法改革,切实保障公平正义实现。较好完成法官员额制改革,首批遴选出43名员额法官。推进审判团队建设,法官、助理、书记员实现1:1:1配置,组建了建设工程、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8个专业团队,物业、电信合同纠纷2个速裁团队,另设33个普通团队,实现了繁简分流。落实司法责任制,明确法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建立办案绩效考核制度、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开展执行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执结各类案件5200件,标的额5.24亿元。用足、用好执行强制措施,全年拘留47人次,罚款81.3万,限制出入境24人次,限制外国人离境1人次,限制高消费3500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3459人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897人次,移送追究拒执罪15人,公安机关立案1人,另有10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创新执行方式,推行网上执行、悬赏执行,公开拍卖标的物98件,成交总价款7440万元,成交率100%,溢价率31.29%。

■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队伍战斗力。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严格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党员之家,在审判团队设置党小组,强化凝聚力、向心力。实施知名法官培养计划,吕青法官获得“全国模范法官”称号,17人次被授予省市级各项业务奖励。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保障,建立全时空审务、政务、事务“三务”督察体系,构建“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愿为”“四不为”廉政机制,确保法院多年未发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2018年,市中区法院全体干警将以“执行力提升年”为抓手,继续秉持实干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更大的共识和力量,加力加速推进全国一流“品质法院”建设,为全市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侯月 通讯员 梁伟 李冬华)

新闻推荐

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揭晓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呈井喷式增长

颁奖仪式现场。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揭晓曾经由穿越与玄幻小说一统网络文学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写一种精神,用文字传递力量”———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