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女博士被骗归咎“与社会脱节”的谬论

济南日报 2018-01-16 21:28 大字

近日,广州一所高校的女博士饶源(化名)遭遇电信诈骗,被自称“公检法”的骗子骗走85万元。被骗之后饶源竟还不断感谢这些骗子……她说自己10年来都泡在实验室,生活圈子有限,对新闻八卦没兴趣,朋友圈也是关闭的。曾经惊动全国的“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她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1月15日《广州日报》)

每年电信诈骗的新闻层出不穷,此次女博士饶源(化名)上当受骗之所以成为轰动性新闻,是因为公众对女博士较高的社会期待和其本身认知程度较低而产生的强烈反差。公众的关注焦点俨然不是骗了多少钱、用什么手段骗的,而是被骗者的主体身份是“从不看微信朋友圈”的女博士。

饶源(化名)称自己10年如一日“泡在实验室”,生活圈子有限,对新闻八卦不感兴趣,微信朋友圈功能也是关闭的。这次“吃瓜群众”们吐槽的,是这位“傻白甜”女博士基本生活常识的缺失。

中国有句古话叫“隔行如隔山”,某个行业的常识很可能是其他行业的“天书”。尽管这次乔装“公检法”的行骗手段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但是对于一个常年泡在实验室、专心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就难免落入圈套。科研工作者本就应该心无旁骛,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博士一边刷朋友圈一边做实验,研究出来的实验品能是“纯金”的吗?

近年来有些谴责受害者的论调特别不符合逻辑,动辄将上当受骗归责于受害者常识匮乏、贪图便宜、胆小怕事、虚荣自大等。譬如“裸条贷款事件”最近频出,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骂那些提供自己的裸照来获取贷款的女孩子不知廉耻、虚荣,而真正的始作俑者似乎被舆论遗忘了。

我们感慨女博士上当受骗令人惋惜,但是电信诈骗愈演愈烈的社会现实才更令人忧虑。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门发文明确,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高压打击之下电信诈骗依旧易发、高发,究其原因,除了受害者麻痹大意、犯罪分子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以外,更在于层层防线的失守。

要从根源上开展治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有关单位应对电信诈骗的职责,加大问责力度,需要银行、工信、公安等部门大力配合,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使犯罪分子缺乏作案的平台,需要加大防诈骗宣传力度,避免更多“信息弱势群体”成为受害者。要形成多部门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的合力,作为公众也应多一份责任感和主动性,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浮云遮望眼”,最大程度守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曹媛)

新闻推荐

福建高院发布去年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 缪新华获改判无罪入选

1月16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福建高院新闻发言人、宣传处处长陈镇公开发布了2017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 福建高院微信公众号图1月16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