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年度账单成新年第一“坑” 用户授权“默认勾选” 芝麻信用致歉认错
红色虚线圈内即为《芝麻服务协议》默认选项
新华社上海1月5日电 近日,朋友圈被支付宝“年度个人账单”刷屏。殊不知,当你被这些小确幸感动之时,可能不经意间就同意了《芝麻服务协议》默认选项。对此,芝麻信用3日晚间回应,“这件事,肯定是错了”。
公司虽认错,但用户体验已被伤害。业内认为,在个人信息成为不少互联网公司“价值源泉”的今日,尤需明晰其收集、使用的边界,用良好的市场氛围,激励用户放心使用信用产品。
心堵 查看账单就“被同意”
当你在忙着晒支付宝年度账单时,是否看到一行特别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不但字特别小,关键是已经由对方帮你选择好“我同意”。
一些支付宝用户在刚获悉此消息时,一脸茫然地反问:“哪里有这行字,第几页,完全没看到啊?”还有一些用户表示,看到这行字了,但是手快直接滑到下一页,没及时取消,等第二次打开账单时,这行字就没有了,心情复杂……
“被同意”的用户究竟会“被默认”哪些协议呢?根据《芝麻服务协议》,其中包括,“您授权我们可以从合法保存有您信息的第三方,采集及处理您的各类信息”“您同意第三方可直接向我们提供您的信息而不需要您再次授权”“采集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您的个人信息、行为信息、交易信息、资产信息、设备信息等”……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企业套路深,新年伊始便添堵。
回应 芝麻信用称“我错了”
针对舆论报道,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3日晚间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情况说明:初衷没错,但用了非常傻的方式,愚蠢至极,这个做法“肯定是错了”。
芝麻信用称,目前已经调整了页面,取消默认勾选;如果已经被默认勾选,可以在【支付宝客户端—我的—芝麻信用—信用管理—授权管理】中找到“支付宝”选项,然后取消授权。此前没有开通芝麻信用的用户,不会因此被收集信息。
江苏新苏律师事务所律师蒋勇伟分析认为,从《芝麻服务协议》本身内容来看,首先芝麻信用是一个第三方的征信机构,与支付宝一样都是蚂蚁金服旗下产品。该授权是允许支付宝查看芝麻信用用户信息,并且向其他金融机构推送信息,是正当合法的使用。但蒋勇伟也指出,账单存在的问题是,支付宝将字号设置得如此小,并且默认直接打勾,严格来讲这种操作手段是不妥的。正常的操作应该是由用户来选择是否授权。
分析 消费者为何“被默认”
“默认勾选”之所以引发很多吐槽和愤怒,并非用户“玻璃心”,而是在过去的线上行为中,不少用户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被“默认”过。
为何“默认勾选”屡查屡现?业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堤内损失堤外补”,搭售成为一种“成本回收机制”。二是出于打擦边球牟利的目的。有的行为属于放任并积极期待用户“失误”,额外支付不必要的费用。三是企业自利行为呈现普遍化趋势但难于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应当采用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默认勾选\’显然没有给用户了解条款的机会,同时也违背了诚实、守信等商业伦理。”
建议 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
业内呼吁,“默认勾选”不应每次都停留在用户吐槽的阶段,完善市场环境,最关键的是应给出法律定性。
董希淼建议,一是积极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二是监管部门要进一步“长牙齿”,加强对金融领域违法采集用户信息、泄露个人隐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推进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或公约。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带头做“业界良心”。
针对应用程序的个人信息该如何收集,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表示,可分为敏感和一般等级:对于一般个人信息,应用程序等可以通过概括性授权予以同意,也就是通过用户协议点击合同的方式予以同意;对于敏感类个人信息,则不能通过概括性授权同意,而应当坚持“个别告知、逐次告知,特别授权”同意的方式。
■声音
隐私安全
还有多少“坑”?
很多时候,中国互联网公司对个人信息的“搜集”难言规范,只不过民不举、官不究,久而久之遂成潜规则。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很多人认为支付宝并没有多么“出格”,都是些常规授权而已,不存在侵犯消费者利益的情形,只是在“程序正义”上失了分。但事情终究在变化,对大公司的舆论制约只会越来越强。支付宝现在面临公众情绪的强烈反弹,即是明证。
无独有偶。支付宝的主要对手微信,近期也陷入隐私安全争议之中。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参加论坛时感叹道:“我心里就想,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这些问题非常大。”对此,腾讯回应称,微信不会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不会将用户的聊天内容用作大数据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太迅速,当征信变成一门大生意,当信息变现成为可能,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商业化压力。如何保持这种搜集不走偏、不被异化,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过去数十年,我们享受着免费的互联网,但须知道,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据《北京商报》
■相关
今日头条
否认用麦克风窃取隐私
针对网友怀疑今日头条用麦克风窃取用户隐私的情况,今日头条发布声明称,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隐私数据。今日头条表示,使用到手机麦克风,均需要用户授权,且从技术上也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去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综合)
新闻推荐
近日,福建福州一退休老人被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几个电话骗走账户资金300万元。记者调查发现,岁末年初,多地发生老年人遭诈骗的案件。这些案件单笔涉及的资金少则几万元,多的达数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