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家委会有违教育本质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上海一小学几张家长委员会选举的群聊截图刷屏,这几张截图里均为家长在班级家委会选举中的自荐说明,其中不乏学历高、能力强的说辞,甚至有家长自称“海归高管”、房产多、不用工作、时间自由。围观人群热议——这是选家委会,还是选CEO呢?一份刺眼的家委会成员简历,与其说是道破了少数学校在操作中的市侩与功利,不如说是戳穿了教育领域“拼爹”的潜规则。这也映射出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隐忧。(11·3东方网)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校长依法科学治理能力,拓宽师生、家长和社会民众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家长委员会是实现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家校合力、营造全员育人的重要渠道与途径。
让一批有影响力、有工作激情、有参与欲望、有时间精力的家长通过竞选进入到家长委员会,充分代表家长的利益与权利,传达学生的心声,监督学校的管理行为,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这是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体现,也是促进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家长委员会要发挥作用,必须理清责任,实现权力归位。家委会成员代表的是全体家长的利益、全体学生的利益,这就需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基层代表性,能够具有较高的沟通协调能力。而这些与家长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似乎没有多少联系。
班级家委会演变成学生“拼爹会”,竞选家委会成了竞选班级CEO,这样的选举怎么感觉都似乎远远脱离竞选家委会本身。家长们身上的光环与荣誉到底对家委会能够起到多少作用?拥有社会地位,就一定能够胜任家委会成员?家长在参与竞选的过程,到底是指向竞选,还是通过竞选的过程展示自我的成功,并以此获取教师以及其他家长的另眼相看,展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以此惠及自己的孩子呢?
教育应当是公平的,每个孩子都无权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在同一个班级就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父母的光环,不能成为孩子的优越感,更不能成为凌驾于班级其他家长之上的筹码,成为教师特别关注的资本。如若学校或教师以家长论成败,区别对待班级的孩子,则有失教育公平,也违师者原则。
“拼爹会”式家委会竞选,折射出一些家长的功利之心,也迎合一些学校的势利之见,有些学校常常将家长资源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以家长资源换取学校发展的红利,同时,通过特殊化教育予以回报,造成教育领域的隐性腐败,这些值得我们警惕与防范。
当然,社会事业比较成功的家长,并非不能做好家委会工作,他们的某些能力与水平或许更有利于家长委员会的运行,但是,家长委员会毕竟是单纯的教育工作,不应掺杂过多世俗的因素,竞选还是应当界定竞选本身,通过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对班级工作的想法,对家校合作的建议,抛开自身的光环,还原家委会的本色,更能彰显教育意义,体现教育本质,也将给予孩子们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
新闻推荐
优秀剧本作者合影12月21日,第四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在京结束。戴昱的《岗厦罗生门》、俞思含的《台城柳》作为优秀剧本,在现场与制作单位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