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杭电徐阿姨”值得老师学习

潍坊晚报 2017-12-06 10:54 大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27号楼的宿管员徐根娣,有一个“过人的本领”——她认识这幢楼里所有的学生,能叫出全部691名学生的名字,并报出宿舍号、学院、班级和籍贯,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女朋友是谁都知道。因为跟孩子们的关系特别“铁”,年满55周岁的徐阿姨要退休了,800多名学生在社交网站留言希望学校把她留下来。(12月4日《青年时报》)“看看人家的宿管阿姨”——相信这是很多在校大学生对此事由衷的感慨。的确,能跟学生建立起这么“铁”的关系,杭电的这位徐阿姨已然超越了常规意义上的“宿管”角色。也可以说,她将宿管员岗位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到了极致,完全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大学生们对于“理想化”宿管阿姨形象的塑造。同时,也为时下高校持续趋冷的师生关系带去了几多思考。

不妨对比一番,相比于中小学教师节的“桃花潭水深千尺”,高校里的教师节可谓“门庭冷落鞍马稀”,而这种淡漠也每每勾起坊间关于“师生关系重构”话题的讨论。当然,讨论的结果也仅仅止步于讨论而已,过后淡漠依旧。不妨假设,如果与同学们离别的不是“徐阿姨”,而是辅导员、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老师,会有800人自发“请留”吗?几乎不可能。从这个角度讲,这位宿管阿姨的走红,正在于她所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与时下大学的整体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时下的高校师生关系,一个直观感受便是——“大学老师基本上是上完课就走人”“毕业了,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近年来,无论是校园内的当事双方,还是校园外的媒体、公众,对这对关系的探讨多会以“无解”而终。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各方关注更多的是学习技能之“术”,而非师生关系之“道”。

一旦高校在“术”的考评上对教师形成重压,情感层面的师生关系之“道”自会消减。就此而论,时下的高校师生关系趋冷,大体可归结为两个原因:一者,教育的各个环节形式考评太重、太多,情感教育太轻、太少。换言之,老师可以不认识学生,但不能不认识考评。反观这位宿管阿姨,遵循的则是另一套考核体系——学校公寓管理中心每学期都要对宿管员进行“认人技能考核”,考试内容便是看本栋楼的学生照片,然后写出名字、宿舍号,如果能写出籍贯则可加分。可以说,“金牌宿管员”就是这么炼成的。

二者,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不少高校的角色定位被有意无意地歪曲了,甚至将“传道授业解惑”的应尽责任待价而沽,如此,高校师生关系难免会变得不再纯粹。再看这位宿管阿姨,“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哪有当妈的记不住自己孩子的名字的。”把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关系定位为“母子”,还有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吗?再反过来看,时下高校对教师的选用普遍重学历、轻情商。不妨从极端的角度想,若学生们课上课下面对的老师是一群“孤僻的学霸”,这关系能好吗?

在“精致利己主义”盛行的大学校园里,这位宿管阿姨的表现实属难能可贵。人们倏然发现,在日渐功利化的大学校园里,温情从未缺席。某种程度上,学生们的集体挽留,并不仅仅是想留住一个人,更是在努力挽留一份久违的人道主义精神。学问能改变履历,精神才能改变修为,真切地希望在感动之外,能有更多的高校及教师能从“徐阿姨”身上悟出些什么,这对于“师生关系重构”真正破题善莫大焉。

新闻推荐

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效明显 全国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同比实现“三个下降”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国务院安委办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5日表示,今年7月至11月期间,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9.1%和24.1%,较大事故分别下降22.2%和23.0%,重特大事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