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档案知识 增强公众档案意识
□刘率
档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要搞好档案工作,只有发动社会公众充分认识档案价值,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公众档案意识的强弱,不仅关系档案价值能否实现,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发展。然而,我国虽然早在1987年就已颁布了《档案法》,各级政府和档案部门对《档案法》也做了大量宣传工作,社会档案意识有所增强,但对于大多数社会公众来说,档案意识仍然比较淡薄。这就需要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重视和加强档案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档案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认识档案,“走进档案”,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水平。
一、高瞻远瞩,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档案教育体系
档案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档案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建立和完善以教育部门为主导、档案部门积极配合的学校档案教育体制,把在校学生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档案意识应从学生抓起,且学生量大面广,也是档案宣传的薄弱环节,应高度重视,让广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具有档案意识。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教育青少年学生;走进学校,为学生开设档案专题讲座,普及档案知识;让学生完整保存成长足迹,通过整理、制作个人成长档案,重温自己的成长历程,增强档案意识。
同时,应当在各级党校开设档案培训课,对领导干部进行档案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档案宣传教育下乡活动,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农民群众了解档案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形成档案意识。
二、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
新闻媒体是人们获得档案信息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采取举办档案展览、制作专题纪录片、开展专题讲座、公益广告、档案论坛、每年“6·9国际档案日”上街宣传等形式,不拘一格,持之以恒,向公众灌输重视档案观念,介绍档案的价值及其对公众生活的影响,同时建立档案部门网上展厅、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运用多种手段传播档案业务知识,使社会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具体了解档案,了解档案工作重要性,不断提高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使档案意识由教育强化转为一种习惯,从而增强公众社会档案意识。
三、言出法随,规范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涉档行为
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可以通过教育手段,但法律强制约束力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更有利于档案意识的养成。通过贯彻实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来约束人们提高档案意识。营造以法促规范,以法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完善执法机制,严格执法强化档案意识。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现违反《档案法》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通过法律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必然会快速形成人人重视档案的良好风气。
四、统筹兼顾,高度重视新农村档案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长期以来,农村档案未引起足够重视,较为薄弱,所以应格外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各地应制定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全面推进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居建设档案、农村基础设施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村民档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农村文化档案。主动加强服务,以规范化为抓手,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有力地促进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
诚然,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只要我们上下齐心,持之以恒地发动社会公众充分认识档案,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使重视档案工作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就能够促进我国档案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新闻推荐
昨日(11月29日),仙游警方通报一起故意杀人案情况。身背命案的刘某献潜逃22年,其身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竟成了仙游枫亭一寺庙的住持法师。本月初,民警在走访中,发现这名住持法师行踪异常,于是对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