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革命”还要担起新任务——记吴江开发区(同里镇)白龙桥村村会计任玉珍
任玉珍给农户送去政策宣传资料。
1999年,任玉珍踏上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龙桥村会计的岗位。18年过去了,村里的田野已变为高楼,村会计的职责使命向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过渡,时代变迁中不改的是任玉珍的初心。
在吴江开发区农村发展局农经科工作人员的眼中,任玉珍工作勤勤恳恳,结账准时,业务精通,报表做得细心。“有时候周边村里来了新会计,我还会推荐他们去跟任玉珍取取经。”而任玉珍始终谨小慎微,她说:“和数字打交道,容不得半点差错。”
立足新农村,为城市化探路
初到村里,任玉珍是村办企业会计。当时的白龙桥村以水产养殖为主业,她脱产两年去连云港水产学校学习水产养殖。学成不久,村里开始拆迁,水产养殖业规模逐步缩小。渐感学无用武之地的她,重新调整角色定位,回到村里做了妇女主任,两年后在村两委班子调整中兼任了村会计,一做就是18年,成为农经战线名副其实的“老革命”。
回忆起担任村会计之初的日子,安静朴实的任玉珍也忍不住用了“轰轰烈烈”四个字。2000年,白龙桥村成为吴江开发区推开拆迁征地工作的首批村庄之一。“老百姓起初都有抵触情绪。”任玉珍说,那个时候,连夜做工作是常有的事,上门做工作被“弹出来”也很平常。她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每家每户动员,和村民代表反复讨论补偿款分配,最终制订了多方认可的方案。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扎实,最终签字的时候比较顺利,方案也在周边村的拆迁征地过程中被反复参考。
2009年开始,农土保接轨城保工作全面推开,任玉珍又经历了一次从不被村民理解到被接受的过程。一开始,很多村民认为有了土保就不需要城保,还有不少“老征地”舍不得补缴8000块的保费。她不厌其烦地和村民讲政策,说道理,做足工作,有些人家甚至走了四五趟。最终,她用满嘴的口腔溃疡换来了全村99.9%的投保率。
担起新任务,为改革试水
今年,吴江开发区作为试点地区,开始推行村级财务管理新办法,通过政经分开、第三方记账、非现金结算、村务e阳光公开等新举措,充分保障村级经济发展的规范和透明。一开始,任玉珍还有点不习惯,“这么多年,习惯了面对面做工作,实打实记账。以前手上总有一些备用金,现在村里保洁员的工资结算都通过转账发放。一开始老百姓还有些不理解,后来发现不用再跑到村部拿钱,大家慢慢都接受了。”为保障财务公开制度阳光透明,村里账务除了上墙外,还通过“江村通”微信公众号同步公开,村民可随时通过手机上网查询。
工作方式的转变还只是“小月考”,对任玉珍来说,更大的考验还是职责的深度转型。“以前只要管好账就可以了,村级厂房统一由开发区招标出租,现在这一块工作任务下沉到村里,作为会计还要协助书记、主任做好村级经济发展的大文章。”任玉珍举例说,村里的部分厂房租期这个月就到了,村里提前3个月就发放了出租公告,并通知了原先租户,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拟定招标材料,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招租。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作为村会计的她参与、协助和具体操作。
新的职责使命,需要对经济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今年白龙桥村先行试点政经分开,村务并入了城南社区,实行经费由社区划拨,道路维修、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道疏通、车辆停放等公共事务由村里管理的方式,会计负责的事务性工作明显增多。虽然比以前忙了不少,但是任玉珍说,她这个“老革命”还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新任务。
用心服务,为群众分忧
“虽然从事农村经济工作,可征地完成后就很少接触土地,一直在服务农村百姓和外来人口,是典型的新农村经济工作者。”这是任玉珍对自己的定位。白龙桥村和其他许多开发区的村庄一样,经历了拆迁安置,完成了社区化的转变。原先的白龙桥村,拆迁到了城南花苑南中北三区。虽然不住在一起了,但村民们遇到要算经济账的情况,头一个想到的还是任玉珍。
今年社区试点安装天然气,根据规定,每户家庭需要拿出4500元安装费用,但政府后期会补贴2100元。这笔账怎么算?任玉珍为村民详细解释了工程、燃气、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和政策,最终有200多户人家通了天然气。
70多岁的村民马永林得了肠梗阻,因家境比较困难,老马曾尝试向村集体借钱。根据村级财务的规章制度,村集体不可能借钱给他,任玉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马一出院,她就积极帮忙联络社保部门、民政部门和保险公司,通过多方申请,帮助老马报销了近3万元的医疗费用,减轻了老人的家庭负担。任玉珍说:“虽然可能不是分内的工作,但是作为村干部,村民的疾苦就是我们的牵挂。”
新闻推荐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警务类报警服务平台与其他非警务类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工作方案》,要求推进110等报警服务平台与其他非警务类社会求助、咨询、投诉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分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