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检验汽车社会文明
日前,全国多地各出奇招整顿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现象,机动车和行人的“路权”之争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小小斑马线上,为何规则明确还乱象丛生?汽车社会里,人和车如何在路上讲“礼”?(11月16日中国新闻网)
斑马线是城市道路的生命线,也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尤其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后,路怒症、乱鸣笛、机动车占道、中国式过马路、斑马线乱象等一系列道路交通陋习持续成为舆论焦点话题。小小斑马线透视着汽车社会文明程度。然而,一些驾驶员无视斑马线的存在,使生命线变成了夺命线。据公安部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此外,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全国事故的90%。
斑马线乱象拷问汽车社会文明。可喜的是,今年以来,全国多地交管部门出招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明确对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既罚款又扣分。其实,机动车礼让行人本身就该是文明驾车的底线。在中国,路权已然明确,总体是要按照行人优先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优先于机动车的顺序,但有些交通参与者还不具备明确交通规则意识。更何况,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斑马线上的“礼让”,是法律对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要求。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乱象。如人和车在斑马线争道抢行、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尤其在没有摄像头的路口,乱象依然难除。结果是行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司机同样有苦难言。整治乱象,一方面需要严格执法,通过加强巡逻、监控抓拍等措施,严查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另一方面也亟需司机和行人都提高文明素质,同时需要严管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形成“车让人、人让车”的文明交通环境。当然不可忽视的是,除了人和车的“路权”之争,一些城市交通设施存在着设计缺陷,如有的路口该设红绿灯而没有,行人容易被夹在马路中间等,都因规划和规划存在弊端,导致行人和车易“冲突”。因而,如何更好地对行人和车有效分离,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一环。很显然,在必要街道修建人行天桥等设施,就可以最大化地让人车分流,也就能更好地解决斑马线乱象。
汽车社会,呼唤文明。诚然,斑马线乱象是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后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阵痛”还是越早度过越好。汽车社会,人车如何和谐相处?除了必要的法律约束外,更多的还是需要行人和司机,以及城市管理者一起努力,群策群力让城市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更优化。本报评论员姜春康
新闻推荐
16日,记者从南昌市政府获悉,为加强对南昌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校外托管机构”)的管理,南昌市下发《关于规范我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南昌的校外托管机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