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民生工作的行动纲领
侯建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对民生工作作出了新定位,确立了新目标、新原则,提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一系列新举措,是进一步推进民生工作的行动纲领。
民生工作的新指南。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通过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一阐述,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新的实践指南。
民生工作的新定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工作经历了自然改善期、集中发展期,进入了“从有到好”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局面。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在过去五年民生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新任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民生工作的新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民生建设的目标也有不同。在改革开放初期,民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温饱;上世纪90年代,民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从本世纪初到2020年,民生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民生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要求民生工作首先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获得感。与此同时,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等建设,进一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民生工作的新原则。做好民生工作,既要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热情,还要有科学精神和理性态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刻总结我国民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当前民生建设的实际出发,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民生工作的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民生工作作了新部署,主要内容有: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二是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五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六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作者系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新闻推荐
□侯坤“我家房子凭什么要给别人住?”最近,武汉一个论坛上,一篇女主人吐槽老公亲戚朋友总来自己家蹭住的帖子,引发很多网友争议。亲戚朋友来家里蹭住,究竟应不应当接待?时间放到30年前,这个问题不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