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圆明园垒起文物长城 已从周边地区收回万余件文物

阳光报 2017-10-12 01:09 大字

大宫门附近的一个琉璃构件

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并烧毁。今年,圆明园即将迎来罹劫157周年。圆明园九州景区,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副科长张建忠的办公室里,有一座从拆迁民房地基里“刨”回来的黄色琉璃构件,已被确定是圆明园的物件儿。琉璃构件残破、断裂,满身染满岁月尘霜,大约是一个角兽的一部分。

原来,圆明园文物回收工作组的王春玉和白建国在一亩园拆迁现场的民房地基里,刨出了这块琉璃件。它被珍重抱在怀里,一路捧回了圆明园。至此,大宫门附近的这一个琉璃构件,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又深埋地下多年后,终得回归故园。

圆明园文物得到哪些保护?

回归流散文物·8万余件 与圆明园周边区域的搬迁腾退同步,圆明园专门成立了文物回收工作组,到目前为止已收回虎皮石、石构件、城砖等文物8万余件,在园内形成了两道壮观的“文物长城”。

考古出土文物·5万余件 圆明园以“遗址”定义公园,对全区域进行考古勘探,现已正式考古发掘西洋楼、如园、紫碧山房、大宫门等遗址,发掘出土文物有地暖瓷砖、葫芦夹、琉璃构件、玉器、青铜器、鎏金象首等5万余件。

文物保护投入5000多万元 圆明园对文物保护投入达5000多万元,安装监控探头达1100多个。

流散砖瓦均应收尽收“随着圆明园周边区域的搬迁腾退,我们从2015年开始专门成立了文物回收工作组,目前已经从圆明园周边地区收回8万余件文物,一块砖、一方条石、一件柱础就算一件文物。”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告诉记者。

全新展示区年内见面陈辉说,文物的搬运需要十分慎重。“我们计划为每一件流散文物都制作保护罩,根据体量大小‘量体裁衣\’,以保护石刻不受自然侵蚀和人为刻画。”陈辉说。同时还将设计具有美感的展览空间,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并会向游客提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展示解说。据悉,今年内,圆明园游客就有望能参观全新的流散文物展区。据《北京晨报》

新闻推荐

沈阳发明家研发神器:“下床下桌”让学生告别上铺坠床危险

沈阳晚报图十年,如果融于历史长河,仅是弹指一瞬间,然而对于一个人,一个领域来说,十年代表了一种坚守。对于木匠出身的刘树国来说,近年来,不断见诸报端的高校上铺坠床事件深深刺痛了他。“作为一个热衷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