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南腔北调蝉声如歌

皖江晚报 2017-07-21 13:40 大字

●陈俊

清风白露间,我就看到一只蝉隐在那里,闻其声不见其踪。依声寻去,青枝绿叶罩着,不知在这一片叶子下,还是在那一根枝杈上。若不去寻它,声浪一遍一遍地打湿着你的听觉。它在那边不厌其烦地叫着,分明是在显示着它的存在,它的重要,你不能漠视,你不能充耳不闻,你不能闻而不见。这让我有了一探究竟的好奇,欲罢不能的冲动。我要捉住它的声音,让它现出原形。

我蹑手蹑脚来到树下,从树叶的缝隙里仔细寻找。一缕缕光线正好从树叶隙里穿过,像五彩的丝线搭在树枝间,增加了迷惑。我爬上一树大杨树,拨开叶子,一只蝉“唰”的一声飞走了,还把一泡屎尿溅射到我脸上。下到地上再来寻找,声音有了许多来源,一个声音在这里,一个声音在那里,一个声音在这棵树上,一个声音在那棵树,山鸣谷应,排山倒海,声浪源源不绝。声音碰着声音,声音盖着声音,声音掩护着声音,让你无法看到声音的真相。声音越迷人越隐藏。

会鸣叫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在腹部,像一面大鼓。一擂,声振寰宇。一张口,众声皆寂。它的声音宏大而遥远,隐在民间却不可遮蔽。它的歌声永远那么自得,响亮,阳光,直截了当,独树一帜。它不避讳它的鸣声里有激素,有荷尔蒙。它以能吸引异性为最大光彩。隐,它不避讳高昂的歌唱旨在求偶;显,它也不在乎把交配的欢乐多唱一遍。而它的另一半雌蝉,听着听着就迷进去了,它忘记了发声,它也无需发声,它们享受着不发声的幸福。它们是“哑巴蝉”,却是有声蝉的知音,它们为那些声音找到了出路,找到了歇脚的地方。它们是那些声音的收集和珍藏者,是那些声音的港湾和归宿。也使那些声音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蝉声也不是一个调,细听蝉声,却有了区别。有的蝉声在高处,有了高处的优势。有的蝉声在柳枝上,有了柳枝的柔情。有的蝉在雨夜里,有了雨夜的牢骚。有的蝉在秋风瑟缩时,有了秋风的寒气。辨声如辨人。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人听,不同的人听不同的声音。

同是听声,做官做得皇帝都称赞的虞世南,听出的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是“居高声自远,非不藉秋风”。他的“冠缨”能与“垂緌”一样,虽然饮着清露,却是高高在上的,不会把一般人放在眼里。那声音本来就高贵,何必要秋风放大才能吹远呢。而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骆宾王,只能是“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他的“南冠”被莫名的风吹得破旧,他的“高洁”已无人倾听,他的声音浸透着苍凉和悲壮,低沉且压抑。只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只有他“一树碧无情”,追魂取气。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故园早荒芜了,哪来门庭若市,蝉声热闹。当然清贫也是要有人提醒的,那就烦劳蝉儿鸣夏吟秋提醒一下,定要举家保持高洁。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蝉如人,人亦是蝉。我肯定不是虞世南的那只蝉,也不会是骆宾王那只蝉,只好是李商隐的那只蝉了。我倒是与李商隐有些像,写些隐晦的小诗,做个不出世也不入世的小吏。有过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爱,有过锦瑟无端五十弦的烦恼,也有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不乱发牢骚。

就做一只李商隐的蝉吧,独自在山中鸣唱。

新闻推荐

暑期安全不容忽视

长弓随着大学和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放暑假,暑期的安全再次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做好家庭、社会的宣传、教育以及对重点区域的管控,依然是确保学生安全的重点。暑期历来是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