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天台山下 古稀老人建起院坝里的课堂

四川日报 2012-11-16 17:27 大字

“来来来,一年级把卷子领了的坐左边,三年级的过来坐中间……”11月10日,天台山后山脚下邛崃高何镇,76岁退休老教师宋迪泉招呼着来他家上课的孩子。他的家,就是远近闻名的建在院坝里的课堂。

这所名为“留守儿童家庭辅导站”的课堂,自2008年开办以来,已免费接收近100位附近的学生课余时间在此学习。而此前,宋迪泉走村串户,义务为这座偏远小镇里的孩子们补课,已坚持11年。

□本报记者 李思忆

心系留守儿童

退休老人当上义务家教

1955年,宋迪泉中专毕业后就在高何镇黄坝民办学校当老师,一干就是42年。1997年退休后,爱好书画的他加入了当地的书画协会。原本,宋迪泉的晚年可以就这样悠闲地度过,可是为教育事业忙碌了多年的他,“实在闲不住,总想找些事情来做发挥下余热”,于是,他选择了另一种殊为艰辛的晚年生活。

高何镇地处邛崃山区,人多耕地少,2000年后,镇里大量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据高何镇政府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顾顺良统计,该镇近年来的留守儿童多达300人左右。大量的孩子常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隔代教育”引起的叛逆、自闭等问题也渐渐凸显。

“我在镇上当了几十年老师,60岁左右的村民我几乎都教过。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反映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与孙子孙女之间的代沟很大,根本无法正常交流。”宋迪泉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1997年起,他干脆走村串户,义务当起孩子们的“家庭教师”。这一走就是11年。

“年纪大了,我这腿脚也不争气,山路走多了还患上坐骨神经痛,可是,找我给孩子补习的家长也越来越多。”2008年,宋迪泉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所有需要补习的孩子集中起来,在自家的院坝里办一个免费的辅导班,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补课。

因陋就简

建起“院坝里的课堂”

11月10日,记者走进宋迪泉的“辅导班”,只见小院里20几套课桌椅成双排摆开,四周斑驳的墙壁上贴满九九乘法表、拼音字母表、国际音标表,对着院子大门的几扇门板上挂了几块大小不一的黑板……

打开其中的一扇门,宋迪泉热情地招呼记者:“进来坐下嘛,这间屋子就是我家。”虽然是白天,但一踏进门,记者却顿觉身处黑夜。宋迪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为了省电,我家白天几乎不开灯,就靠破损的几处瓦片透出的光线照明。”在20多平方米的老屋中,房梁上杂乱地堆放着一些茅草和柴禾,屋内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宋迪泉告诉记者,其实家里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虽然自己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但是已73岁的老伴没有任何收入,37岁的智力残疾的儿子也与老两口同住。

不过,宋迪泉“知足”地说,“现在条件已经改善不少了,辅导班刚刚开起来的时候更恼火。”那时候,没有教室,宋迪泉便和邻居们商量,贡献出家门口的院子;没有课桌,他就用十几块板砖做墩,加上几张木板,勉强自制了几张高低不一的“写字台”;没有户外活动设施,他便把自家的门板下了,找来石墩作为支撑,做成乒乓球台供孩子们课间时间玩耍;没有复印机,他就找来几张复写纸,每次都坚持用手写的 “土办法”为孩子们出习题。遇到阴雨天气,宋迪泉就把“写字台”全部挪到屋檐下,勉强可以遮蔽风雨;夏天,他从镇里的小卖部买来冰棍为孩子们解暑;冬天,他又找来炭盆为孩子们生火取暖。

他不仅免费为孩子们上课,还义务为孩子们添置作业本和铅笔,每到中午,还留家远的孩子在自己家吃午饭。“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看着他们在我这里可以快乐地学习,我心里就很踏实,觉得自己好像也越活越年轻了。”

自掏腰包

懂孩子的他最重鼓励

“10月27日,星期六。上完课,宋老师给听写得满分的同学每人发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作为奖品。得奖的同学都很自豪……”现就读于高何镇九年制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小鑫在日记中写道。小鑫的班主任高山介绍,从二年级开始,该班的36名孩子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先后在宋迪泉的辅导班上过课,其中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在宋老师家上过课的孩子大多学习习惯很好,成绩进步很快。”

“我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一、二年级的娃娃写字都要从最基本的笔顺开始,半点不敢马虎。另外,鼓励和耐心也很重要,我一般都以奖励为主,对学生态度也很温和,一道习题不会做我都手把手地教。”宋迪泉讲起自己多年来的“教育经”头头是道,他说自己虽然不懂现在流行的电脑和英语,但是却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

宋迪泉说,来他这里上课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很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怎么与这些孩子沟通让他煞费苦心。小菲的父母3年前离异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都患有很严重的肺气肿,根本没精力管她。为此,小姑娘经常一个人坐在家门口悄悄地抹眼泪。宋迪泉不仅时常去她家找她谈心,还经常去学校了解她的学习情况,知道她一有进步就立即买来书包、本子奖励她。慢慢地,小菲变得开朗了,不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班里也变得爱说笑了。

“我既教他们文化课,也要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道德方面引导他们。”课业辅导之外,宋迪泉还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国庆长假期间,他特意从成都请来自己的老同学、书法家欧阳戈为孩子们上了4天书法课。临走时,欧阳戈感动地拉着他的手,承诺今后每个月都会抽出两天时间来辅导班义务教孩子们写书法。

15年坚持

传递身边的感动

从走村串户到院坝课堂,宋迪泉当义务家教的15年,一路走来充满艰辛。

刚开始,家人并不支持他义务办学。他的老伴杨宗玉一度抱怨说,“他每个月就拿1000元给我当生活费,这里面还包括学生吃午饭的钱,其他的钱他都拿来办学校了。我们只吃自家田里的蔬菜,所以每天我还要下田干活,他啥也帮不上。”他的孩子们也担心上了年纪的他身体不支。但宋迪泉的坚持和执着最终还是感动了身边的人。现在,在他的感染下,每逢上课的日子,老伴上午在地里做完农活后就上街去买肉,然后赶着回家给孩子们做午饭。

纵然清贫如洗,宋迪泉对孩子们却很舍得帮忙。201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邛崃文昌中学的小迎正为筹措生活费而犯难。小迎的父亲是一位低视力残疾人,母亲是聋哑人,家里还有一个6岁的妹妹在念书,家庭非常拮据。得知这一消息后,宋迪泉邀请小迎周末到辅导班来为孩子们上课,他不仅为小迎提供午餐和晚餐,还报销来回路费,此外还每月给小迎发200元的“补贴”。从此,每逢寒暑假,回家探亲的小迎在辅导班为孩子们补习,宋迪泉也“趁机”给他提供饭食和“授课补贴”。

今年5月19日,一次偶然的机会,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家杨成龙在采风途中经老乡的介绍发现了“院坝里的课堂”,深受感动的他按下快门,记录了宋迪泉与他的学生互动的瞬间。6月,在光明日报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摄影展中,杨成龙拍摄的这组照片获得优秀奖,宋迪泉的“院坝课堂”也由此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8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特别聚焦了宋老师的“小院辅导班”。

宋迪泉的故事感动着乡里。8月21日,高何镇的群众将“留守儿童家庭辅导站”的匾额送到宋迪泉家门口。如今,当地教育局将他家门口近300平方米的泥巴地进行了硬化处理,妇联为他送来乒乓球桌,宣传部为“院坝课堂”装上了崭新的白色雨棚……“下雨天也可以给娃娃们上课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来宋迪泉家上课的学生从半年前的30多人增加到近100人,最热闹的时候,有70多名学生同时上课。

在宋迪泉精神的感召下,曾经也是宋迪泉学生的退休教师欧可萍也志愿加入,9月以来,每个周末都走5里多的山路来到他家,和他一起义务为孩子们上课。今年暑假,来自成都、重庆、北京、达州的6名大学生也不约而同来到高何,担任辅导班的志愿老师……

如今,宋迪泉觉得唯一放心不下的还是孩子们。“我知道,我的时间有限,所以我要一边教学生,一边争取培养点接班人,这样,即使有天我不在了,我的辅导班还是可以继续开下去。而我自己,就想一直教下去……”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本文图片均由杨成龙 摄

新闻推荐

办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

推进十项民生工程,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今年四川省民生“增量”凸显鲜明指向本报记者王小玲初夏,阳光和煦温暖。成都高新区居民黄丹丹的心同样温暖。5月中旬,成都公布中心城区新增的27所公益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