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很伤血糖
小王今年25岁,平时因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养成了吃饭狼吞虎咽的习惯,一次体检中竟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李阿姨退休后,就一个人在家照看孙子,每天做好饭、喂完孙子,自己才狼吞虎咽地吃一口,又赶紧收拾好再去带孩子,直到出现后背反复瘙痒,检测后竟是血糖高引起的。早有日本福岛县立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进食速度过快不仅会导致消化不良,还会诱发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独立诱发因素。研究结论显示,相较于吃饭细嚼慢咽的人,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约2.5倍。吃饭过快易诱发糖尿病的原因如下:
吃得过多。在人的大脑中枢里面,有控制食量的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如果迅速地把食物吃进去,明明摄取的食物分量已经足够了,但饱食信号还没有传递到饱食中枢,大脑无法反馈出饱腹感,因此,常在“不知饱”的情况下,就已经吃了很多食物。吃进去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工作,长此以往易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诱发糖尿病。
脂肪堆积。吃饭快的人通常食量也很大,导致摄入的热量很容易超标,最终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导致身体发胖,甚至引起脂肪肝。此外,过多的热量储存还会给心脏增加一定压力。
消化不良。吃饭过快会导致体内食物无法及时消化,以及食物在口腔得不到充分咀嚼就下咽,都会增加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负担,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代谢问题。长此以往,胃没有机会向大脑传输已经饱腹的信号,人就会不停地吃,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建议大家在吃饭的时候能充分咀嚼,每一口饭菜咀嚼3~4下,再慢慢地吞咽。每餐的用餐时间最好在15分钟以上,比较理想的是20~30分钟。此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应该遵循“少吃”的理念,其中尤其强调少吃主食,比如粥、粉、面、饭等。尤其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喝粥,因为粥中米粒比较软烂,且所含的水分较多,会增加糖分吸收的速度。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都需要建立正确的认知并付诸行动。有研究表明,提升对2型糖尿病的防控知识,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建立,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自我管理有助于个体把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更有能力管理自身疾病,摒弃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形成较佳的饮食行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管护师 王惠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日本东京都24日新增4例感染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其中一名50多岁男性感染者近期既没有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