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召开在即,哪些中国经验被国际社会肯定?

成都商报 2021-09-27 03:33 大字

《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1992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两年举办一次缔约方大会。2010年的缔约方大会(COP10)在日本爱知举办,定下20项“爱知目标”,但到2020年没有一项完全达成。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路线该往何处走?

2021年9月23日,COP15执委办主任、生态环境部生态司司长崔书红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制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时,要充分吸取和借鉴“爱知目标”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框架”目标应兼具雄心与务实。

中国实施“爱知目标”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0年,世界各国为解决生态破坏、栖地和野生动植物流失,定下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并设定2020年到期。但“爱知目标”遭遇重大挫折。2020年9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第五版)》指出,这20项目标没有一项完全达成,只有6项目标部分达成。

崔书红认为,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重视程度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也不同,各国在落实《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执行情况差异很大。“‘爱知目标’制定以来,在全球实施的总体成效不佳。”他坦言。不过,在“爱知目标”遇挫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实施“爱知目标”的总体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崔书红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分别是第14项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第15项增加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碳储量,第17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另外,有13项目标基本实现,有4项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做法也被国际社会肯定。《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第五版)》共提到中国14次,其中13次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

中国是《公约》信托基金第一大出资国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COP15第一阶段将在昆明召开。COP15将全面总结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

崔书红表示,在制定未来十年的蓝图时,应当考虑客观因素影响,充分吸取和借鉴“爱知目标”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框架”目标应兼具雄心与务实,平衡体现《公约》确定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的三大目标。2019年起,中国已经是《公约》信托基金的第一大出资国,多年来也一直是向全球环境基金(GEF)、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捐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南方周末)

新闻推荐

日本自由民主党将于17日发布总裁选举公告河野民调虽领先 党首选情仍混沌

新华社东京9月14日电日本自由民主党定于17日发布总裁选举公告。分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河野太郎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