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不如激发娃的好奇心 ——六一将至,带孩子们读点“轻科普”
半岛全媒体记者孟秀丽
六一儿童节将至,很多妈妈开始为小朋友准备节日礼物费心劳神。在这个物质充裕的年代,孩子们常常有求必应什么都不缺,似乎也没有什么亮眼的礼物选择。他们看日剧、英剧、美剧、泰剧、网剧,在游乐场、商场玩耍,玩《王者荣耀》和《我的世界》。有些见过夜的巴黎,经过下雪的纽约。马术、钢琴、Python、C语言、芭蕾、小语种——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都有几门才艺傍身。iPad和电脑、手机在手,世界资讯和知识尽在掌控……
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孩子们和家人、朋友、大自然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不快乐了。有人说,这里有孩子好奇心缺失的原因。在信息越来越容易触达、物质不稀缺的今天,孩子们似乎丧失了期待感,对身边的事物、大自然也越来越漠不关心了。日本育儿专家久野泰可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一趋势,不断呼吁:要注重孩子的实物教育,让孩子触摸自来水管之外的水,体验水的凛冽带来的舒爽,感受湍急河流带来的恐惧,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妈妈,半岛全媒体记者梳理新书过程中邂逅了史军的《少年轻科普》丛书,并被植物学家史军的教育理念所打动。史军的童年,没有丰富的AI玩具,但他的好奇心遍布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会把灯泡拆开,去看里面的钨丝是不是能在蜡烛上一样发出光亮,他把卫生间的洁厕灵偷偷拿出来,倒在砖块之上,看砖块是不是会溶解……在这些看似恶作剧的操作中,科学的种子在他心中萌发。
也许就在某个瞬间,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激发和点亮了,成为他们后来走向科研之路的敲门砖。史军渴望成为这样的引路人,这也是这几年为什么他不断撰写儿童科普读物、举办科普讲座的原因。史军编写“轻科普”的理念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他组建起专业的科学家团队为孩子们“讲故事”,用深入浅出的故事践行自己的“少年轻科普”之路。
已出版的《少年轻科普》丛书包括《我们身边的奇妙科学》《遇到危险怎么办——我的安全笔记》《恐龙、蓝菌和更古老的生命》《星空和大地,藏着那么多秘密》《生物饭店:奇奇怪怪的食客与意想不到的食谱》《花花草草和大树,我有问题想问你》《动物界的特种工》《当成语遇到科学》《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世界》《细菌王国:看不见的神奇世界》《灭绝动物:不想和你说再见》《好脏的科学:世界有点重口味!》12册,从标题看得出编者和作者“为自己的孩子做书”的起心动念,以及对这套书的期待。
“我发现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情。科学不仅仅是实验,验证重力规则的时候,伽利略并没有真的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扔铁球和木球;科学也不仅仅是观点和理论,如果它们仅仅是沉睡在书本上的知识条目,对世界就毫无价值。”史军认为,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是我们打量宇宙的眼睛,是我们测量幸福的尺子。“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厨房到果园,从煮粥洗菜到刷牙洗脸,从眼前的花草大树到天上的日月星辰,从随处可见的蚂蚁蜜蜂到博物馆里的恐龙化石……处处少不了它。”
“每位孩子都应该有一粒种子”,史军在丛书序言里深情地写道:“在今天的我看来,科学其实是一粒种子。它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需要用好奇心和思考的雨露将它滋养,才能生根发芽。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已经长大,成了可以依托的参天大树。树上绽放的理性之花和结出的智慧果实,就是科学给我们最大的褒奖。”
史军坚定地认为,科普读物在激发孩子兴趣、启迪孩子思考、拓宽孩子眼界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孩子人生观的构建,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我。当孩子“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不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当一粒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你还需要纠结于当前孩子的一点进退一时得失吗?
不必总盯着“别人家的孩子”,每一个独立个体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观察过无数种植物无数种生命体之后,史军认为,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规则:“西红柿就是西红柿,不是蟠桃;也不能期望小草成为参天大树。人类的成长核心也是适应,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努力伸长脖子更重要。”
我们确实更应该去思考:这个世界,只有这种单一的价值观吗?让孩子带着好奇心,自己走进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在宇宙中寻觅自己的位置吧。优秀的父母能做的,大概是为孩子鼓掌捧场之余,同时为孩子的闪光点“打光”。
那么,这个六一,不妨带孩子来读读这套《少年轻科普》丛书。
新闻推荐
中日两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数量迅速增长。《日经亚洲评论》5月28日报道称,在截至2019年的四年内,国际组织中日本公民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