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集》读后感
自从学了《三味书屋》、《少年闰土》后,我对鲁迅先生充满了崇拜。于是,我借来了《鲁迅文集》等书籍,一头扎进去,如饥似渴地学习,愈发急切地想了解鲁迅。
鲁迅先生在青年时远赴重洋去日本仙台学医。作为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尽管他在学业上十分出色,还是遭到了很多不平等对待,被其他留学生和日本人嘲笑。受尽屈辱的他意识到,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卑微,“中国人”病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即便身躯再怎么强壮,不改变落后麻木的思想都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弃医从文,毅然回国投身到文化革命中,号召并带领一批有志青年大声“呐喊”。
鲁迅先生的作品内容大多是沉重的,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灵魂,如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无助可怜的祥林嫂、愚昧残忍的华老栓、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自我欺骗的阿Q……他笔下的这些人物无一不揭示着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东亚病夫”的愚昧无知以及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的悲哀无奈。
鲁迅先生的文风犀利直白、简单有力,掀起了当时白话文运动的高潮,批判社会的落后腐朽;鲁迅先生的语言平实生动,又像一位老者平静地向后生们讲述着一件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在熟悉的环境中给人教育。
鲁迅先生在《幸福的家庭》里这样写道:“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的想法和初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中国人认识到自己的弱小,共同唤醒那头沉睡的东方雄狮。
市田家炳小学校园小记者 骆润桐
指导教师 丁辉
新闻推荐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