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背后那些“信息黑洞”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4-22 01:40 大字

日本政府日前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产生的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这一“史无前例”的举动引发世人广泛担忧。日本当局反复宣称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是“安全”的,但诸多“信息黑洞”的存在让人们不得不对此提出质疑。

一、处理后的核污水还有哪些放射性物质?

为冷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熔毁堆芯,东京电力公司(东电)不间断地把水注入堆芯,再加上雨水、地下水接触或流经核反应堆,这些水不可避免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东电开发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号称能过滤核污染水中除氚以外的绝大多数核素。截至今年1月,经过ALPS处理并储存起来的核污染水约有124万吨。

事实上,这些经过一次处理后储存起来的核污染水中仍含有铯、锶、氚等60多种核素。其中,氚因为是氢的同位素,难以从水中清除。问题是,按照东电方案经过二次处理后排入大海的核污染水中,核素也并非只剩下氚。

二、ALPS运行可靠吗?

日前,联合国有毒物品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马科斯·奥雷利亚纳、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迈克尔·法赫里、联合国人权与环境问题特别报告员戴维·博伊德发表联合声明指出,ALPS迄今为止的表现表明其不能完全消除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二次处理也无法保证完全消除。

据日本《日刊现代》网站4月报道,自2013年东电运行ALPS以来,ALPS始终处于“试运行”阶段。在4月14日的日本参议院资源能源调查会上,日本共产党籍参议员山添拓指出,ALPS连“正式运行”前的检查都还没完成。针对这一质疑,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委员长更田丰志承认,因急于处理核污染水,省略了一部分ALPS运行前的检查手续。

三、福岛核事故处理周期有多长?

根据东电与日本政府制定的计划,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废堆作业预计需要30至40年时间。但不少专家认为,实际需要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预计。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1F(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堆研究会”代表松冈俊二告诉日媒,根据东电的计划,在2011年海啸中无损的福岛第二核电站4座机组废堆作业需要44年,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有3座机组堆芯熔毁,其废堆难度有天壤之别。

因此,一旦开了把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先例,在今后漫长的废堆过程中,太平洋海洋生态和相关水产品的安全问题将始终笼罩在日本排污的阴影中。

四、东电与日本政府是何关系?

在围绕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种种争议中,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是关键之一。包括国际机构在内,目前外界基本只能依赖东电提供的信息和数据,而日本政府的决策号称也是基于这些信息和数据。

问题是,东电在核电安全运行方面屡有不良记录,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后均有隐瞒、虚报和篡改信息的前科,包括核污染水处理问题。

核事故后,为避免这一电力巨头破产,日本政府设立官方机构,拥有50.1%的东电股份表决权,实际上将东电纳入日本政府支配之下。这也意味着,针对东电在核污染水处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信息黑洞”,日本政府难辞其咎,难逃其责。

(据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新闻推荐

炫富短视频专点贵的吃:手擀面三千元 吸流量后接、带货

上周,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了一批以体验奢侈生活为卖点的炫富短视频,批评这些主播一味追逐流量,却把社会责任放在一边。打开短视...

 
相关推荐